往期回顾
2022年06月01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 要闻
“槲包粽”和“躲端午”
○王文莉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眼之间,端午节又到了,随着节日的临近,我越发想念外婆做的“槲包粽”。
  “槲包粽”是用槲叶包上糯米、花生、红枣等煮出来的美味佳肴,槲叶是伏牛山区的一种灌木叶子,长约七、八寸,宽约五、六寸,边缘有圆形齿,形状似绿色的手掌。
  做“槲包粽”是个细致活。包粽子之前,要将新鲜的槲叶高温蒸煮,摩擦清洗去涩,让叶子变得柔韧。包粽子的时候,外婆熟练地将两片槲叶上下交叉叠好,叶柄朝外,放入泡好的糯米、红豆、大扁豆、红枣、花生等,用手扒匀,先对折两边的槲叶,再把叶柄对折起来,裹成长条形用绳子捆扎结实,一层层整齐地码放在大铁锅里。
  煮粽子虽然不费事,却需要耐心和时间。外婆先给锅内添水,为了防止粽子漂起,上面再压一块石头,用大火煮上几个小时以后停火,继续在锅里捂上一夜。第二天早晨,剥开一个“槲包粽”,蘸着白糖吃,糯米和各种豆类的味道,混着一股槲叶淡淡的清香,吃到嘴里软糯香甜,真是妙不可言!
  豫西地区还有“躲端午”的习俗。端午节当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槲包粽”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礼物,娘家的父母则备好酒菜设宴。待女儿和丈夫一起离开时,娘家不仅要赠送夏衣、雨伞、扇子、草帽,还加上油条、糖糕、馓子、麻叶儿等食品作为回礼。
  槲叶包的粽子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和莲叶、竹笋叶、芦苇叶包的粽子有很大区别。槲叶不仅能包粽子,还可以入药,有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槲叶,气味甘、苦、平,无毒,具有止血、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唐代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也提到槲叶:“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在《粽香飘飘忆当年》一文中,详细地描述了豫西老家“槲包粽”的制作和食用方法。他还将故乡的槲叶寄给鲁迅,鲁迅将其覆盖在米锅里,蒸出的米饭就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因此,鲁迅在给曹靖华的信中,对槲叶大加赞赏。
  外婆的“槲包粽”是我的最爱——虽然她已经去世多年,此刻,我眼前却浮现出外婆包粽子的身影,似乎又闻到“槲包粽”那诱人的清香……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