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绵阳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之观察
□行进涪江联合采访报道组成员绵报融媒记者李春梅
合川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钰玲
记得江东诗句好,淡烟乔木是绵州。
一条涪江,揽尽万千风景。绵阳古称涪县,历经2200多年沧桑岁月,这里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造就了“九寨后山”王朗自然保护区、绵阳“香格里拉”虎牙大峡谷等人间盛景;又延续着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是李白故里和欧阳修出生地;这里还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的发祥地。
如今,绵阳正奋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体现绵阳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奔赴建设成渝文化副中心和涪江流域文旅中心的新征程。
以文塑旅
>>> 展现大美绵阳的生态自然之美
涪江是绵阳文旅的“脉络”,沿江而行,是看清绵阳“容颜”最好的方式。
清晨,栖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保护区的“国宝”还在熟睡,白马藏族姑娘的牧歌已飘扬在火溪河畔。随着报恩寺的钟声,涪江奔腾而下,峰回路转间,媲美三峡的涪江六峡映入眼帘;登上窦圌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诗意跃然眼前,戴天山、大匡山、小匡山,都曾烙下诗仙的足迹。
正午,拜谒李白纪念馆,登顶太白楼,打卡方特东方神画乐园之后,去青莲古镇尝一尝“江油肥肠”,在品味太白诗意与人间美味的快意间,感受诗城江油的独特魅力;漫步诗歌小镇,从太白祠到陇西院,从洗墨池到粉竹楼,从太白碑林到邀月台,处处皆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意。
下午,或倚靠在花城果乡的绿荫下,或席地坐在蝴蝶谷的绿茵上,撑一方天幕,擎一杯清茶,露营的小确幸如此惬意;寻龙山龙隐镇的吊脚楼、铁牛广场天青苑的院坝里,泡一杯盖碗茶,品一段川剧,地方民俗文化滋味悠长;在石椅羌寨,可以采新茶、摘枇杷,见证“新时代乡村振兴最美的样子”。
傍晚,夕阳染红了仙海湖,越王楼沉浸式诗文戏剧表演拉开帷幕,马家巷的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三江码头酒肆茶吧人影绰绰,潼川古城灯火璀璨……沿着涪江,山与水、城与楼,美景、美物、美食遍布绵阳这座有着“富乐之乡”美誉的城市。
以旅彰文
>>> 彰显大美绵阳的多彩人文之韵
绵阳之美,不仅在山水之间。2200年的厚积流光,文脉绵长。
大禹治水、嫘祖养蚕的传说在北川、盐亭两地流传千古,一年一度的民间祭祀活动吸引万千民众聚集绵阳,表达对大禹治水分九州定华夏,嫘祖养蚕缫丝福泽万民的崇敬之情。
“蜀汉兴亡在涪县”,从江油关到富乐山,从蒋琬墓到翠云廊,那些散落在古戏台、寺庙、牌坊上的壁画和雕塑,记录着远去的三国故事,带你触摸“三国文化”的脉络。
忆往昔,涪江不仅滋养了诗仙李白,“唐宋八大家”之首欧阳修也在此开启人生;看今朝,长卿山脚下,邓稼先、于敏等“两弹元勋”和科研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熠熠生辉;“两弹城”里的大礼堂、将军楼、战备防空洞遗址,为那段红色岁月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涪江穿流而过,勾勒出城市脉络,浩渺烟波中,“非遗”文化潜滋暗长。梓潼洞经音乐、安州雎水踩桥,潼川豆豉、中坝酱油,盐亭桃子龙、北川羌绣草编……“非遗”文化浸润着绵阳的文脉,融入了绵阳人的生活。
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农家书屋遍布城乡,“名家开讲·涪江讲坛”公益讲座、“琼楼雅乐”民乐会、“绵乐荟”文化共享空间粉墨登场,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文化阵地、一次次走进百姓的文化活动,延续着千年的文脉,滋养着人们的心田。
文旅融合
>>> 共绘大美绵阳诗与远方之魅
近年来,绵阳不断探索文旅融合之道,着力挖掘以李白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资源、以国防军工为代表的红色科技资源、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资源,以“白红绿”为代表的文旅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寻觅“诗与远方”。
涪城依托“绵州记忆、花开会仙、跃进路三线文化、花园TOD快时尚、三江城市夜经济”五大主题商圈,一体推动城市旅游发展。三江半岛、跃进路1958街区、126文化创意园等地,成为年轻人聚集之地;水幕电影、三江灯光秀、裸眼3D巨幕等景,成为城市观光新地标。
江油立足景胜天成的“好山好水”和李白文化的“好IP”,深入实施李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开展李白文化高端论坛等研究活动,打造全国李白文化研究高地。加快建设李白故里文化旅游区,打造“李白+方特”文旅核心区,串联4A级景区旅游线路,提升北部山区生态旅游环线,形成“一核多链一环”文旅发展新格局。
梓潼全力推动“红色资源+文旅”融合发展,两弹城景区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依托“两弹城”,梓潼设立红色文化宣讲人才工作室,组建《英雄·丰碑》等红色经典剧目宣讲队伍开展巡演,两弹城已成为一张靓丽的红色旅游名片。
平武立足生态文化资源禀赋,全力打造成渝地区新生态旅游目的地、大熊猫家园重要生态特色农产品供给县、大九寨新型生态旅游康养城,努力做好区域合作发展、文化内涵发掘和新兴业态培育“三篇文章”,释放了“1+1>2”的效应。
北川以石椅村片区发展为引领,打造羌茶研学、农耕体验等“生态农业+旅游”特色项目,推动农区变景区;发布“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苔子茶等14个质量标准体系,让农副产品变旅游商品;完成“北川羌绣”等10余项非遗商标注册,研发3000余种文创产品,推动传统文化变富民产业。
揽山水之幽、品人文之韵。行进绵阳,一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大美画卷,正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大地上徐徐展开!李白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