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也正在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绵阳在胸怀“国之大者”中,建设“创新高地”。
“这里以时间为脉络梳理,涵盖了国防科技工业奠基、三线建设、科技城建设到现在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集中展示着不胜枚举的“硬核科技”产品,无一不在彰显绵阳科技创新蓄积的巨大能量。
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看,绵阳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25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5.6万人。然而,何以促进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绵阳这些年的重大求索。
7.15%——调研组注意到,绵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的比重,放在全国坐标里看,这个也排在前列。这意味着,若论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虽非一线城市,绵阳却有着一流的科研投入。
如何最大化地释放出人才、载体、金融、服务的组合效应?带着这一探索的意念,在云上大学城浙江大学电磁兼容与安全研发团队办公区内,采访团的记者们但见该研发团队成员黄岸丰正围绕与在绵企业的合作项目进行技术攻关。面对与科研院所、企业物理距离的缩短,黄岸丰直言:“我们的团队与在绵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合作,自身得到了很好发展,现在订单是纷至沓来!”
与高投入同步,绵阳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在绵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姻”,遴选三批共69名科技工作者担任科技助理;部署“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摆上“货架”;发布“科创十条”,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
一个城市的人才结构,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未来。在联合采访中,还不难发现,在绵阳各类创新企业、团队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渐成主力。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里,34岁的徐国梁正操作仪器,对一片玻璃进行强度测试。几个月前,虹科公司依托“科技城引才项目”引进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徐国梁,他要带领项目团队开展微晶玻璃料方的开发和设计。当前,研发有了阶段性成果。
“绵阳的人才发展‘生态圈’吸引了我!”徐国梁说,绵阳在“集聚人才、培育产业、建设高地”这一链式发展的理念下,出台“人才十条”新政,这样好的氛围,让我们对选择这里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