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绵阳的“金字标签”很多——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成渝经济圈核心城市。但我们也清楚看到,作为西部地区、省界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绵阳的先天发展基础并不占优。不仅如此,还要面临川渝省会大城市的强虹吸,发展之路并非一路坦途。
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勇敢闯出去,主动向先进、向市场靠拢至关重要。
去年,市委明确提出“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将“开放活市”战略纳入全市“五市战略”,其中重点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做强驻外投资促进中心,派出招商小分队,在更大范围内为绵阳对接先进产业项目。通过创新启动(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三推”活动,绵阳党政部门带着企业、项目,陆续走进厦门、东莞、苏州、佛山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合特材”)生产车间里,一根根通红的钢材在机械上穿行,经锻造迸发出大片火花后,变身高强度特种钢。车间内工人忙碌工作,台账上记录着当前的生产进度数据和订单交付计划,其中有几笔订单来自广东佛山。
作为绵阳先进材料产业的代表企业,虽然远离东部沿海地区市场,但六合特材抢抓机遇,在“三推”活动东莞行、苏州行中先后签下总额3.9亿元的订单。今年“三推”活动佛山行中,更是一举拿下总额1.8亿元的订单。
谋城之道、营城之变。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考量到所行城市拥有庞大的劳动力优势、明显的产业承接优势、有利的生态优势,一批批干部每到一处,还带着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的目的——在厦门,学“改革精神”“战略眼光”;在东莞,学“科技创新”“园区经验”;在苏州,学招引外资的“独门秘笈”;在佛山,学“制造之道”……
合作在对接,发展思路在完善,不沿海、不靠边的绵阳加速与广阔市场接轨。
走进涪城区范家村的百亿级项目——创明新能源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去年9月,创明新能源项目“旋风开工”,创造了“签约即开工”的合作新模式。这一项目的落地,填补了绵阳储能电池产业发展领域的空白,而这落下的“关键一子”正是“东莞行”结下的“硕果”。
调研组注意到,“绵阳服务”“绵阳速度”,不止一次被落地绵阳的项目负责人提及。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单”,再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这是绵阳吸引企业入驻、扎根、开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去年5月一场“特殊”的企业工作座谈会开始,绵阳刀刃向内、大刀阔斧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涉法涉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专题座谈会定期举办,还下放51项行政许可等行政权力事项到园区,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
“通过营商环境的改革创新和优化提升,打通了发展的堵点和痛点。”市政务服务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将为绵阳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生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6月7日,“绵阳星座”首发星“涪城一号”卫星的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烈焰闪耀天空,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绵阳,何尝不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乃至中国城市发展版图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