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在重亲重情、尊崇英雄的华夏儿女眼中,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的日子。然而,一些不文明的祭扫行为却让清明节变了味道。
在传统的祭扫方式中,往往伴随着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行为,这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火灾。更有甚者,“名表首饰”“跑车豪宅”等奢侈祭品层出不穷,这种讲究排场、互相攀比的虚荣心理,不仅曲解了清明节“明德归厚”的文化内涵,也背离了祭祀托哀的本意。
清明祭扫重要的是礼敬先人、缅怀英烈的心意,而不拘泥于各种形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祭扫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吐旧纳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传递文明新风。在这样的鲜明导向下,各地纷纷倡导移风易俗,祭扫方式也推陈出新,如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网络信箱、居家怀念、水溶千纸鹤等等。以这样的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既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又能够避免道路拥堵、火灾隐患。
重“心”不拘“形”,让清明更“清明”,文明祭扫是缅怀寄思最好的方式。当然,文明祭扫风俗的养成,不在于一朝一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于久久为功,需要全社会养成共识、全民共同参与。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响应号召,摒弃陈规陋习,践行文明风尚,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让文明祭扫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