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苟勇
今年9月,大石农事中心负责人赖成红与重庆三峡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专家在梁平、长寿等地的田间地头对玉米新品种“三峡玉23”进行现场测产,共同研讨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种植技术。像这样的研讨,对于赖成红来说只是日常工作的其中一项。在业内人士看来,赖成红不仅是典型的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的新型职业农民,更是一位专业技术过硬的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人。
情系家乡 投身农业
1970年出生的赖成红是合川区南津街街道白鹿新村人。从事农资及种植业之前,他曾在重庆做餐饮。由于工作过程中长期与各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打交道,赖成红慢慢对农业种植和各种农资产生了兴趣。
1999年,他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回到家乡合川重新创业,开了一家农资经营部,经营种子、农药、肥料,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在经营过程中,赖成红一边翻“啃”各种农业、农资技术书籍和材料,一边为广大农户无偿提供项目和技术帮扶,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双凤镇保合李子是我区特色农产品之一。之前,李子在成熟过程中因为细菌性病害,导致表皮形成黑色印迹,既影响产量又影响销售。为此,赖成红连续三年为果农们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并免费提供餐食和相关药品。最终,经赖成红传授管护技术种植后的李子树产量高卖相好,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更为庆幸的是,2010年,李子树成功躲过了“刀片病”,收成好的果农当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赖成红的管护技术不仅解决李子结果分大小年的问题,还让果农们实现了年年丰产丰收。如今,在双凤镇,只要一说到赖成红,果农都会伸出大拇指,感谢他无偿提供的李子种养管护技术。
太和黄桃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赖成红这个“农业管家”功不可没。他提倡无机肥加有机肥混合施用、调整桃树的叶片、树形等多种技术,让太和黄桃长得更红、更大、更甜,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供不应求。
“以前,农民种植水稻就是采取‘编箩兜’的方式插秧,只管把田里的秧苗插满,没有顾及产量是否增加。”为了逐步提升水稻产量,赖成红组织团队到每个生产队组织村民开会,为大家培训水稻种植的种肥药配套技术。通过1000多场的轮流培训,让我区众多村民掌握了增加水稻有效穗、合理施肥、增密等种肥农药配套技术,不仅减少了水稻的病虫害,还有效提高了水稻的综合产量。
看着村民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赖成红觉得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现在,我区的水稻平均亩产要比周边地区多两三百斤,这个技术在全重庆都是领先的。”除此以外,他还在重庆地区首推了玉米增密提单产技术。经过试种测产,玉米的亩均产量从原来的七八百斤提高了现在的一千二百多斤。目前,这项技术也正在重庆各区县逐步推广。
有了赖成红的帮助,农户们的种植技术得到大力提升,也促进了当地农资销量,看着辛勤付出换来累累硕果,更加坚定了他在广阔农业天地里行稳致远的决心。
科技兴农 智慧助农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向规模化、品种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给从事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头人和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人,赖成红正按照“懂技术、擅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大力开拓农业发展新项目,用奋斗书写着自己的最美年华。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进城、老龄化加剧,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从农村走出来的赖成红看到这样的现状忧心忡忡:“今后,农业生产到底该怎么办呢?”为此,赖成红又成立了重庆同心源秾服中心开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先后购买旋耕机、收割机、无人机、插秧机等各类农业机具近50台/套,并组建专业团队,在合川区内外开展水稻代耕代种、水稻玉米收割、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仅2024年,赖成红就在我区各镇街签订实施了10万亩水稻、果树的无人机病虫害防治作业订单;在永川、铜梁、巴南等地签订了2025年总计8000亩的水稻代耕代种订单。
为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水平,提升智慧农业的科技含量,今年,赖成红还引进苏州极目机器人无人机并成立合川服务中心,专门从事无人机销售、无人机飞行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赖成红说:“机器人无人机比以前的常规无人机增加了复眼技术,可以拓宽无人机的视角和视野,预判电线、电杆等障碍物,一个篮球场的范围内能够实现自动避障。同时,机器人无人机只要设定好了飞行路线,装好农药后,就可以自动喷洒,比常规无人机更智能。特别是能够解决果树喷药不均、覆盖不全面的问题,让广大种植户享受智慧化发展成果。”目前,赖成红的首期无人机培训班已经结业,30名无人机飞手已经上岗就业,在各地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病虫害飞防作业。
最近几年,每到育秧苗时节,凡是从大石农事服务中心门前经过的市民都会发出同样的疑问,为什么秧苗能长在混凝土院坝上呢?这是赖成红正在全市大力推广的旱育秧技术。旱育秧就是在水泥地面、干田、干土等地摆上托盘,再添加适量的有机基质和水进行育秧苗的技术。赖成红说:“这个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育秧的灵活性、可适性,还免去了平整秧田、覆盖薄膜等传统育秧苗的流程,能够节约种植成本。等到插秧时,直接将托盘转运到田边就可以进行移栽,为大力推广机插秧提供了先决条件。”
2024年,赖成红在官渡镇、大石街道以及区外分别开展旱育秧,栽种面积已经达到10000余亩,明年还将继续扩大旱育秧的种植规模。同时,他还在潼南、广安、武胜等地采取技术输出方式,大面积推广旱育秧技术,指导当地村民培育秧苗,真正实现育秧轻简化。此外,他还在四川威远、中江等地实施了4000亩地的机耕和机插秧服务,帮助当地村民降低生产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现如今,赖成红的重庆同心源秾服中心常年有近20人在川渝各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均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不论是服务规模还是服务能力在整个重庆都是首屈一指。
深耕农业 提质增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赖成红几乎每天都在各地奔波,要么忙着到江浙一带学习农业新技术,要么在川渝各地广大农户中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要么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第一线。赖成红说:“这中间虽然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但也收获很多,只有坚持奋斗,才不会虚度大好年华。”
通过20多年发展,赖成红把一个销售农资产品的小门市发展成为了现在集农资、代耕代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经营体系,全年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纯收入达到500多万元。
面对农业发展缺少劳动力、技术不到位和资金欠缺的现状以及新难题,赖成红已经做好了发展规划。赖成红说:“目前,自己的团队和技术都已经成熟,服务质量也有口皆碑。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合川的高标准农田整治,大力推广玉米增密提单产、水稻直播和旱稻新技术,不断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广大农户的经济效益。同时,按照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高标准打造一个示范基地,展示和传授农业实用技术,为合川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赖成红在大石街道波仑村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