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7月28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在教育一线岗位上书写精彩人生
——记2023年度合川区“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李正网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 刘亚春 文/图
  “希望同学们牢记学习初心,通过这次交流学习,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7月14日,当记者去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时,该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正网正在为学生做行前动员。近日,他还带领该院26名师生赴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综合竞赛素养。
  今年39岁的李正网自踏上教育岗位以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他勤于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毫无怨言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诠释了一个科教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提升教学能力 创新科研成果
  李正网从小就喜欢机械类的东西。200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7月,从该校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任教,主要承担《汽车构造》《汽车设计》《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那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从踏上教师工作岗位那天起,李正网就知道,教师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就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此,他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教育科学,关注教育新动态,吸收教育新观念。由于在教学中表现优异,他先后获评为“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实践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4年,李正网通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中的地方子项目——“中德(重庆)汽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赴德学习半年,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德国“汽车机电工”证书和双元制职业和工作教育学资格证书。
  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上好专业课程,李正网还主动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在教学之外,李正网作为合川区科技创新平台——车辆综合服务技术创新中心的负责人,带领团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坚持学以致用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启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随着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和科研成绩日益显著,李正网不断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从德国留学回国后,他将学习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专业教学中,先后成功申报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1项、教改项目1项、中陶会实验学校分会项目1项和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级项目3项,主研或参研各级科研教改项目10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为了实现科研和教学的完美契合,李正网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他依托学科竞赛和工程技能竞赛以及重庆持恒模具有限公司等区内校企合作平台,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学习情境构建。在教学过程中,他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现场教学,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手、脑并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服务广大师生 践行科教兴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自当勇挑重担,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李正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担任合川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期间,他积极对外联系,组织教职员工申报合川区科学技术协会科研项目和调研课题,组队参加高校企业科技资源精准对接活动;他还担任了重庆汽车工程学会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联络员,先后组织教师三十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研讨、论坛、学术年会、技术展览和企业参观等,同时还先后主导建立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30余个,近三年累计输送80余名学生顶岗实习并获得最终签订就业协议的机会。
  “作为重庆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和重庆市合川区科协八大代表、委员,我将继续加强学校与合川区企业行业及同类高校的合作交流,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院学子的实践就业创造机会,为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李正网信心十足。14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以兢兢业业、毫无怨言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影响和激励着身边同事和无数学子,诠释了一个科教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李正网(中)为学生讲解汽车构造原理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