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1月04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南鸿》周刊:吹响重庆传播新文化的号角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的意志只有一天一天的销(消)沉下去,我们的头脑只有一天一天的昏乱下去,我们的情感也只有一天一(天)的冷淡下去,到末了我们都将一个一个变成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1925年3月,一间民房内,一名年轻的男子在纸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写完这些字后,他放下笔,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暮色重重的城市,陷入了沉思。
  “这名年轻的男子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张闻天。”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蔡斐告诉记者,张闻天当时写下的这段文字就是他在重庆创办的《南鸿》周刊的发刊词。作为张闻天参与创办的第一本政治刊物,《南鸿》周刊虽然只存在了两个多月,但凭借犀利的文风,犹如闪电般划破了当时重庆沉闷的天空,为当时重庆乃至全国的知识青年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张闻天为什么会创办这本周刊?这本杂志对当时的重庆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次偶然张闻天在渝创办《南鸿》周刊
  “事实上,当时张闻天来到重庆,并创办《南鸿》周刊,是出于偶然。”蔡斐说。
  史料记载,张闻天于1900年出生于江苏南汇县张家宅(今上海浦东新区机场镇)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至1923年,张闻天曾先后前往日本和美国勤工俭学。
  1924年1月,张闻天从美国返回上海,在中华书局任编辑。当年10月,张闻天因故离开上海,来到重庆。
  “当初,张闻天本来只准备在重庆做短暂停留,再前往成都。”蔡斐说,谁知他的一位旧友在得知张闻天来渝的消息后,便力邀他到四川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学校任教。经过再三考量,张闻天决定接受好友的邀请,担任了四川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学校的一名英文教员。
  “1925年前后的重庆,社会风气沉闷,封建思想的禁锢比较严重。”蔡斐说,这让张闻天无法忍受。“恰好,在张闻天来渝之前,另一名共产党员萧楚女也奉命来到了重庆。”蔡斐说,张闻天与萧楚女一见如故,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张闻天除了以新文化运动战士的身份,利用学校讲坛,传播“五四”精神外,还以“罗蔓”为笔名,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对封建礼教进行激烈批判,有力推动了重庆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
  随着这些文章的发表,张闻天也成为当时保守势力和军阀的“眼中钉”。由于他们的恶意中伤,张闻天被迫于1925年年初离开了二女师,并在当年3月,来到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川东师范),成为一名国文教员。
  “反动军阀的恶意中伤,让张闻天意识到掌控舆论阵地的重要性。”蔡斐说,刚好在当时的川东师范内,有几名学生联合起来成立了南鸿社,并创办了一本名为《南鸿》的油印刊物。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张闻天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他先通过联络川东师范、巴县中学、二女师等校进步青年,扩大了南鸿社的规模,然后又把《南鸿》改为定期出版的铅印周刊,并亲自担任主编和撰稿人。1925年3月30日,首期《南鸿》周刊在重庆戴家巷的一栋民房内诞生。(未完待续)
  (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供稿)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