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9月27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 要闻
致力乡村产业发展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廖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区各镇街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呈现良好势态,但振兴之路任重道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龙市镇在致力于打造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镇等城镇定位时,以“1234”举措对标问题导向,在“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上精准发力,走出了合川乡村振兴新路子。
  遵循一个宗旨,坚守乡村产业规划的“守”与“进”。乡村振兴,农业始终是重点、是基础,是源头。农业产业兴,才会农村百事旺。而实际上有的地区在推进乡村产业布局时,缺乏整体规划,导致产业同质化,出现丰产不丰收,乡村旅游搞“内卷”等现象。所以,在规划推进乡村产业项目时,一是要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国家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碰。二是要在现行国家政策下,抓住政策契机,大力发展乡村特质优质产业。龙市镇紧紧抓住“三园共创”、双钱高速、区域中心镇建设的历史机遇,在镇域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中,大力突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202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9亿元。
  激活两个动力,集聚乡村产业发展的“创”与“新”。进入新发展阶段,既有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也有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乡村产业发展往往存在因前期缺乏实地勘察、后续资金难以保障而致使项目夭折或破产等情况。要保证乡村产业稳定性、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激活两个动力。一是内生性动力。内生性动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两个方面。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合川要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必然是城市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在此情况下,乡村只有依靠产业发展去聚集人口、人才和人气。党员干部要提振精气神,树立“想为”意识,提升“善为”能力、坚定“敢为”担当。同时还应激发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变乡村振兴外源性“输血”为内源性“造血”。再次是用好土地资源,依托各自镇域特色,发展项目型产业、文旅结合型产业等。二是外源性动力。坚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突破资源紧缺的瓶颈。围绕重大农业项目,把资源配置好、资金安排好、对上争取好政策,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对下要分工负责、落地落实。要推动科技下乡参与,着力提升科技在乡村产业中的贡献,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龙市镇坚持人才引育并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和科技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深化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积极创建农业科技园区、数字农业创新基地,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构建三个体系,加速乡村产业发展的“延”与“全”。一是大力构建产业体系,从农业产业体系整体谋划,着眼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二是大力构建生产体系,着力围绕人的需求发展生产,使农产品供给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大力构建经营体系,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壮大,并使其逐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龙市镇以宜机化、水利化为重点,加快“七化”示范区、“千年良田”、美丽乡村示范片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城镇承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处理四个关系,理清乡村产业振兴的“权”与“责”。一是先要理清政府、金融、市场三者在其中的关系。政府不能充当产业振兴“大包大揽”的角色,在产业振兴中的角色中应该包括产业规划、政策机制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金融在产业振兴中的角色是融资保障、风险转移以及供应链打造等。市场主体在产业振兴中的角色是经营者、带动者、连接者。二是理清乡村产业兴旺与城镇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简单地要“消灭”乡村,市民化并不是简单地要“消灭”农民,而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均衡配置。三是理清乡村产业兴旺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乡村产业兴旺了,农民腰包就鼓起来了,农村居民消费的需求就大起来了。“小账本”连着“大账本”,在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形势促使我们国家调整新发展格局,“国际国内双循环”要求扩大内需,在广大的乡村,市场还大有可为。四是理清乡村产业兴旺与深化农村改革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及的农村改革包括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不竭动力。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压舱石,而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在乡村振兴的奋斗路上,唯有蹄疾步稳谋发展,砥砺前行写新篇,让乡村产业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让乡村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作者系龙市镇党委书记)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