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0月8日3版)
中共的让步主要有两点,一是明确表示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二是没有提及抗战以来坚持多年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在延安8月13日的讲演中,毛泽东还说:“曾经有个美国人向我说:‘你们要听一听赫尔利的话,派几个人到国民党政府里去做官。’我说:‘捆住手脚的官不好做,我们不做。要做,就得放开手放开脚,自由自在地做,这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毛泽东这番话,很好地说明“在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是中共的基本政治主张,在成立联合政府之前,中共是不会派人到国民党政府中做官的。在重庆谈判中,中共实际是放弃了这一主张。这是共产党方面最大的让步。
在重庆谈判中,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数量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双方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为了使谈判获得进展,中共方面先后做过多次让步,但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谈判异常艰难,而且与军事斗争遥相呼应、密切配合。国共两党最高级别的谈判,并没有驱散笼罩在神州大地上的内战阴云。蒋介石一面与毛泽东握手言欢,一面向他的部下发出抢夺战略要地、进攻解放区的手令。
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下午,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代表在桂园客厅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表示,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承认人民的某些权利等。
国共两党为什么能达成协议?毛泽东分析:“在谈判中间,我们提出,第一条中国要和平,第二条中国要民主,蒋介石没有理由反对,只好赞成。《会谈纪要》上所发表的和平方针和若干民主协议,一方面是写在纸上的,还不是现实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是由各方面力量决定的。解放区人民的力量,大后方人民的力量,国际形势,大势所趋,使得国民党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但是,双方在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两个根本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
10月11日上午,毛泽东返回延安,国共谈判告一段落。
开展统战活动留下佳话
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一方面与国民党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广泛的统战工作。
“争取中间势力”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总策略方针的三个要素之一。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在争取中间势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毛泽东特别重视,三次前往民盟总部特园,拜访民盟主席张澜和其他负责人。
谈话中,张澜关切地问:“润之先生,您看此次谈判前途究竟将如何?”
毛泽东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说:“现在蒋介石打起了‘民主’的招牌,要演‘民主’的假戏。我这次来,就是来他个假戏真演,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看究竟谁在搞假和平、真内战。让人民从中受到教育,看出真假,分出是非,我毛润之也就不虚此行了!”稍停,毛泽东接着说:“无论谈判结果怎样,但纵观历史发展之潮流,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要走一段曲折而又艰难的路程。”在会晤中,双方达成秘密约定:今后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民盟与中共事先交换意见,共同商讨,统一认识,采取一致行动。
实业家胡厥文在特园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交谈中,他天真地问:“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互相协商解决问题,而要武装斗争呢?”毛泽东回答说:“共产党如果没有军队,不搞武装斗争,早就被国民党杀光了。”多年后胡厥文回忆说,毛泽东的这句话,使他茅塞顿开,明白了孤立的个人对重大社会问题无能为力,必须团结起来。他从此投身民主革命,积极筹建中国民主建国会。
宋庆龄是国民党左派的代表。毛泽东来渝后,多次与她见面,征求对国是的意见。
毛泽东会见了中国民主革命同盟领导人王昆仑、屈武、侯外庐、许宝驹、谭惕吾、于振瀛、曹孟君、倪斐君等,听取他们对和谈的意见,然后作答。
毛泽东、周恩来还和科技文教界有影响的代表人物许德珩、劳君展见面,建议他们把民主科学座谈会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
青年党是民主党派中偏右的势力。毛泽东在桂园宴请该党在渝的中央委员左舜生、何鲁之、常燕生、陈启天、余家菊、周谦冲等人,长谈三个小时。
工商业者是中间势力在经济方面的代表。毛泽东在桂园举行茶会,招待陪都工商实业界人士,到会者有章乃器、刘鸿生、李烛尘、范旭东、胡西园、吴羹梅、吴蕴初、潘昌猷等人。针对国民党的宣传,毛泽东说:“我们不把民族资本家当作敌人,而是当作朋友;不没收产业,而是调节劳资关系。”(未完待续)(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