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10月20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历史选择了红岩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10月18日3版)
  南方局和办事处先后成立后,周恩来考虑到人员增多,原有的机房街、棉花街房屋根本不够使用,且位置分散又在城区,不利于办公,日机空袭下更不利于防空。鉴于此,周恩来指示办事处处长钱之光、川东特委书记廖志高等有关人员为南方局和办事处另觅新址,建立机关。
  在川东地下党通过各种关系物色到的几处地方中,廖志高通过比较,更加属意于距市区约10里地的红岩嘴,饶国模的大有农场。通过实地考察后,他给南方局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饶国模,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的妹妹,本人思想进步,同情革命,支持共产党。其大哥饶国栋,老同盟会员,后转国民党,现在重庆大足县党部任职。其丈夫刘国华,国民党员,历任长寿县长、刘湘经济顾问等职,有过同情革命的履历,自刘湘受蒋介石排挤后,即去职,情绪消极,花天酒地,不再热心政治。其弟饶国材,1936年在成都加入我党。饶国材的女儿饶友瑚、家侄刘文化,抗日战争爆发后,也在上海、成都先后加入我党。饶国模、刘国华的三个子女,业已加入共产党,系我党新发展的党员。饶国模、刘国华的婚姻,实际上名存实亡。红岩嘴农场,事实上为饶国模独力经营。考察与饶国模周围来往接触的人,多系我地下党员和进步民主人士。红岩嘴农场,地处市郊,宽敞、偏僻、安全、无干扰。无论租借现房或新修住房都极方便,且有较好的两面政治的掩护色彩。是否以此为目标解决南方局机关住址,请组织考虑。
  周恩来经过认真比较和考虑,决定迁至红岩嘴。当钱之光和周怡等人专门到大有农场与饶国模商谈时,饶国模是“慨然应允”和“欣然延纳”。其实早在1938年12月25日,她就与共产党发生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当天《新华日报》和八路军驻重庆通讯处在重庆青年会堂召开“新升隆轮遇难烈士追悼大会”,饶国模以大有农场的名义亲自送去了花圈和慰问金,声援八路军的抗日活动。
  办事处在大有农场内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又遇“五三”“五四”日机大轰炸,城区陷于一片火海,机房街70号和棉花街30号房屋被毁,南方局和办事处人员紧急迁往农场内,暂借饶国模的部分旧宅办公和住宿。
  8月,办事处大楼正式竣工,门牌编号为红岩嘴13号。公开的八路军办事处设在一楼,南方局机关及其领导人住在二楼,机要科和秘密电台设在三楼。红岩嘴13号,从此成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的安身立命之所。红岩,重庆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地名,从此与中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红岩到红色三岩
  “红岩荒谷耳,抗日显光辉。”红岩,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驻足,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成为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在这里,红岩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当时的革命者实际上是把红岩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组织的代号,来自国统区和沦陷区的地下党同志要到南方局,就说是“上红岩”;进步人士要找共产党,投奔八路军、新四军或去延安,首先想到的也是“上红岩”。
  1958年11月,原南方局领导人之一的董必武重返红岩,题诗曰:
  到底人民胜,红岩不枉居。
  孰论持久战?谁写败降书?
  诸问今皆白,当时惑未祛。
  结庐在虎穴,纸虎逊黔驴。
  董老诗中所提“红岩”,就是指设立在红岩嘴13号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同时,在抗战时期,南方局人员以及与之联系的革命人士还把红岩作为红岩嘴13号、曾家岩50号、虎头岩86号的总称,人称红色三岩。
  曾家岩50号,原本是赵少龙和赵佩珊夫妇的房产。它是一座两进院、三层高的建筑。1938年秋,为了躲避日机空袭,赵氏举家迁往乡下,将房子租给了时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的陈长蘅。(未完待续)(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供稿)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