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发布的《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通过建立家庭托育点来化解婴幼儿托育难题,是具有开拓性的一种做法。
过去谈论婴幼儿托育场所,最容易想到的是托儿所、提供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幼儿园等。建设这类托育场所的难度较大,单纯以此来提升社会整体托育服务能力,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家庭托育点则不同,其场地灵活、规模小,利于推广,且托育点更接近居家环境,婴幼儿也更易适应。
不过,在建设和推广家庭托育点的过程中,家长的一些顾虑应当被看到。比如,有的家长提到,家庭托育的服务人员有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托育点能否保证户外时间?有的家长对托育点的安全性,以及相关部门能否做到有效监管表示担心。征求意见稿虽然有针对性地作出了规定,但如何落细、落实规定,是大家普遍关心的。
家庭托育点分布广、数量多,监管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房屋结构、设施设备、装饰装修材料、家具用具等硬件设施,以及人员资质、饮食饮水保障等软环境方面,事先做好把关。强化服务引导和日常监督也至关重要,尤其要结合家庭托育点建在小区里的特点,将社区管理人员、物业保安、业主委员会等纳入日常监督队伍。监督的同时,也要注重提供帮助与服务,共同提升家庭托育点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制定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对发展家庭托育模式是鼓励,更是规范。相关部门要在推动家庭托育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使家庭托育服务真正成为当前托育服务的有益补充。同时,期待各地积极探索,形成科学可行的家庭托育服务模式,让高质量的家庭托育点在社区内大量涌现,成为婴幼儿托育的理想场所。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