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课间“圈养”的视频在网上走红: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探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或许是教师“用心良苦”,或拖堂、或提前、或让孩子在课间完成作业,即便上厕所都需要小跑。或许是学校管理的要求,担心孩子在课间过于吵闹,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甚至担心孩子破坏公共设施,怕孩子“出事”,怕家长“闹事”,怕给学校“找事”,因此规定孩子们课间休息,除了正常上厕所,不能到教室外蹦跳。或许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长期被压抑,不喜欢锻炼、不喜欢交流已形成习惯,性格变得孤僻,身体也开始惰性……
无论什么原因,孩子们在课间也呆在教室,不去跑跳、锻炼、休息、交流,一节课接着一节课地学习,这样一种课间“圈养”现象,导致的潜在危害令人深思。
“圈”住了孩子健康成长。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他在《体育之研究》的文章中就提出这样的主张:“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这充分体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孩子在校学习这段时间也是他们身体成长的黄金时间,不但营养要跟上,每天的锻炼更是必不可少,否则错过这个时间很大程度上不能弥补,而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关系到他们以后的人生和事业,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课间,看似很短,但蹦蹦跳跳能帮助他们锻炼身体;课间,孩子要去喝水、上厕所,而喝水不足,或是憋尿憋屎,会导致孩子身体受到伤害;课间,转移孩子注意力,让孩子视力得到保护,不会视力疲劳,出现近视眼。课间,是孩子锻炼身体的黄金时间。
“圈”住了孩子正常心理。马克思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说明人是有社会属性的,寻求和建立关系是人类的本能,是内心活动的基本驱动力,而孩子更是如此。同伴群体,是孩子成长中很重要的生活环境,孩子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或是对事物的认知。这种交流既让孩子提高认知、开阔视野,又能增进友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保持心情舒畅愉快。如果让孩子沉默一片,缺乏自由交流的氛围,缺少与同伴交往的平台,孩子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乃至情商等其它方面的发展都得不到培养,可能会出现孤僻、抑郁甚至自闭心理。课间,是孩子最自由最集中的交流机会。
“圈”住了孩子学习热情。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孩子智慧的火把,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让孩子在快乐轻松中学习。靠“题海战术”反复训练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即使成绩上去了,则学习兴趣将索然无味。再加上课堂上本来就高度紧张,倘若课间还要完成作业,就会让孩子大脑得不到放松,思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影响下一堂课的学习质量。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学习就没有成就感,就会产生困倦和厌学的情绪,这无疑是对孩子一种摧残,不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课间,是孩子释放压力与天性的绝好契机。
学校或教师要变“圈养”为“放养”,让孩子在课间“撒起欢儿来”,回归追逐奔跑、欢声笑语的课间常态,帮助孩子劳逸结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也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由此,孩子必须拥有一个快乐健康、充满活力的童年,拥有一个休息放松、交流锻炼的课间。学校要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学习知识,还应该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去探索和发现世界。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含金量”,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乐中学、学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