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文静 文/图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有一句名言,‘语文是百科之母’。可以说,没有语文就没有其他学科教育。因此,这也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深感责任重大。”近日,当记者采访我区教育青年骨干、钱塘中学副校长王雪玲时,她这样说道。
重学 抓好学科基础
社会上曾经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样的言论,但王雪玲不这样认为。她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对题目和概念的理解将大受影响,进而影响题目的完成,如何能做出正确的解析呢?
因此,王雪玲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语文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在教学中,她坚持多倾听、多鼓励、多表扬、多引导、少主讲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学、探究、展示、检测几个环节中都能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在她不懈努力下,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升。这点,可以从王雪玲微信上收到以前一名学生的喜报上看出。
今年1月初,这个初2015级学生给王雪玲发来微信报喜,说自己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读研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雪玲深深的谢意。
这名学生在读初中时,理科成绩不错,但语文偏弱。王雪玲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改变学习方法,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目标。该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不断增加,成绩不断提升。进入高中后,更是选修文科,并顺利考入自己心仪的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又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重教 夯实教学根基
王雪玲说,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因此,她特别重视对阅读能力的培训。她说,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渠道,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阅读能力和终身学习素养的重任。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懂得如何教,一是怎么教会。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在不同信息、文本立意、视角的沟通和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
从“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跳读”,到“品读、参读、研读”,王雪玲总是循循善诱,从不将现成的方法交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领悟运用掌握阅读的方法,获得阅读的技能,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会读,还要教会用。结合语文在人类交流沟通中的运用,王雪玲制定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计划。从初一到初三,每天固定的课前三分钟发言,内容循序渐进,要求逐步加码,学生从最初的自我介绍到推荐课外美文,到分享自己的作品,再到就校内校外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三年累积,学生从最开始上台就哆嗦、说话就结巴,变得大胆发言、阳光自信,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从1999年站上讲台,王雪玲已在讲台上度过23个春秋。三江英才、区2019年度优秀人大代表、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教师、课改之星等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钱塘中学“新课堂”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等多个课题结题和《浅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策略》《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探究》等多篇论文获奖,是她努力的结果;多次在市级、区级赛课和辅导学生比赛中获奖则是她教学能力的展现。但王雪玲却说,成绩只能属于过去,未来还需更多努力。只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在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中踏歌而行。王雪玲给学生讲解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