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3月17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为民心赴重庆 以诚意促和平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3月16日3版)
  为使谈判获得进展,中共代表就解放区政权问题和军队问题作过多次让步。但是,由于国民党方面坚持不肯松动,反以“政令军令统一”为借口,一再要求中共“放弃其地盘,交出其军队”,对此,周恩来、王若飞据理驳斥,谈判陷入僵局。
  在重庆期间,为推动谈判顺利进行,毛泽东努力与各方交流看法,多次在桂园会见各方人士,还登门拜访了政界、军界、经济界、妇女界、文化界中具有各种倾向的代表人物,与他们促膝交谈,交换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应邀会见了民主同盟、青年党、九三学社等在渝中委和几十位国民参政员。
  毛泽东的这些活动,以及中共代表在谈判中多次作出让步,使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这种同情和支持,是促进这次国共谈判取得某些积极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10月2日,周恩来在双方谈判接近结束之际提出建议:“拟将一个月来的谈判记录整理出来,择其可能发表者发表之,以慰国人之渴望。”此举得到国民党代表的赞同。
  10月5日,周恩来将亲手草拟的会谈纪要递交国民党代表,后经双方代表斟酌修改形成定稿。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桂园共同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简称《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会谈纪要》的主要成果有:使国民党承认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承认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党派平等合法;取消特务机关;释放政治犯等等。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的,主要是解放区政权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军队整编问题实际上也没有解决。对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会谈纪要》载明,双方将“继续协商”或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对于重庆谈判的意义,毛泽东曾这样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以协商 促民主
  渝中区中山三路151号,坐落着一幢十分醒目的黄墙建筑。抗战时期为中国银行大楼,曾是中共代表团在渝驻地,如今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门处是一扇青砖砌成的拱门,门额上挂着写有“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的牌匾。过了拱门,顺着台阶往上,便来到旧址的主楼。该建筑是一幢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通高13米,加上附属建筑,共占地627平方米。
  这幢建筑见证了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王若飞、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率领中共代表团在重庆的斗争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真诚谋求和平,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不懈追求。
  根据《双十协定》,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代表和社会贤达共商国是。1945年底,周恩来率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的中共代表团来渝,该楼即由国民政府拨给中共代表团作为办公室兼住房。
  在这幢楼里,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日夜为民为国奔走忙碌,在当时政治时局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如行走于刀锋之上。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国民政府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38人,包括国民党代表8人,共产党代表7人,民主同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郭沫若、莫德惠等9人。(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供稿)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