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谌永恒
今年44岁的吕玉丹,是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自2012年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来,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各级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升防治工作能力,落实综合整治工作,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夯实基础,积极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7月初以来,江城遭遇强降雨天气,沿江流域部分镇街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汛情发生后,吕玉丹与同事及各镇街应急管理战线上的同志们一道奔赴各地质灾害点、巡查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应急值守和监测预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自己要成为‘明白人’。”吕玉丹表示,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学习,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精心组织编制区“十三五”“十四五”2轮地灾防治规划,配合修订区地灾应急预案,指导全区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宣传培训演练、综合整治、应急救援等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健全以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工程师、区县管理人员为“四重”的网格工作机制,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高和极高风险区落实村(社区)地防员88名,确保处处有人防、时时有人监测。加强隐患点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范制作了全区530余处隐患点标识牌、监测记录本、明白卡卡槽等,添置了必须的简易监测装备。大力推进专群结合工作,建成502处隐患点智能化专业监测预警。常态化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近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余万册,业务培训3000余人/次,开展单点简易避险演练近3000次,年度演练工作完成率达100%,增强了群众防灾避险意识。
多措并举,着力提升防治工作能力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吕玉丹运用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人防技防水平,实现了技术支撑持续有力、监测预警水平逐步提高、巡查排查更为深入细致、应急演练组织水平和效果明显提升、督促检查进一步强化。优化调整监测队伍,指导监测人员采用简易监测手段开展监测,区内95%以上的隐患点由原宏观监测转换为定点监测,监测记录规范率达100%;在全面开展年度及降雨期间“三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高位山体排查、学校周边排查、危岩排查、隐患点内危房摸排等专项排查,发动群众和村(社区)干部全力查找潜在隐患,及时落实防治措施。成功举办“重庆市2017年突发性地质灾害暨次生环境污染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和“重庆市2019年应急救援队伍拉动集结演练”2次市级大型综合演练,开展区级专项演练5次,为地灾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借鉴参考。开展人为引发地灾隐患专项排查,指导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单位落实79处人为隐患的监测预警、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措施。组织地灾隐患点范围内危房专项摸排,移交建设主管部门进行防控。近年来,全区基本杜绝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统筹协调,进一步落实综合整治工作
近5年,吕玉丹联合相关镇街、部门妥善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100余宗,2020年组织驻守地质队员成功预警三汇镇烟山湾滑坡突发情况,提前撤离29人,避免了人员伤亡。近年累计协调落实各级专项资金近7000万元,开展工程治理80余处、实施搬迁避让500余人,组织实施的鹞鹰嘴危岩带中央特大型治理项目、铜溪金沙场镇滑坡市级专项资金治理项目、重棉四厂滑坡治理项目、香龙猫儿沱塌岸治理项目、清平茶山滑坡应急抢险治理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治理项目,均达到合格工程,施工期间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首次争取实施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控制性勘查,为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的特征和稳定性,预判发展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议,为推进精准化防控起到示范作用。多年来,他始终以专业排查、能力建设、综合整治等为抓手,组织协调全区560余名地灾“四重”网格员严防死守,筑牢地灾防治“生命线”,2012年至今区内未因地质灾害引发人员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因工作成绩突出,吕玉丹获评2023年合川区“最美应急人”荣誉称号。吕玉丹(左)排查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