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9月28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 要闻
品读石照县衙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刚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钓鱼城古城墙内,屹立着一座按七百多年前历史原貌修复的老县衙,它就是南宋石照县衙。
  七百多年后,再来品味石照县衙里的题匾、对联,我们既能感受到古代官署衙门对清廉文化的追求,也能感受到古人对清正廉洁的崇尚。
  石照县衙紧靠钓鱼城核心建筑护国寺。拾级而上,就是县衙大门前的照壁,照壁以青石砌成,正面正中刻“石照县衙”四个大字,字体集北宋书法名家米芾墨迹而成,潇洒奔放,颇具刚劲雄快之势。照壁背面正中是“贪兽吞日”浮雕,浮雕中刻的是怪兽饕餮吞日的情形。饕餮是神话中的贪婪之兽,传说它吞下了无数金银财宝,但仍不满足,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落了个粉身碎骨的可悲下场。古代衙署的照壁上刻绘贪兽吞日图案的目的是,官员每天进出官衙与照壁打照面,看到此图就会提醒自己要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不得贪婪残暴、祸害百姓。
  在石照县衙照壁后竖立着石碑一通,一般称其为戒石铭。清代光绪年间编纂的合州(今重庆合川)地方志记载,从宋代开始,合州及属县衙门前均设立戒石铭。
  该铭碑正面书“思无邪,公生明”六个字,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手书。“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公生明”出自《苟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司马光将出自两本不同典籍的箴言缀合在一起,意在劝诫为官者只有志存高远,才能摒弃邪念,一心为民;只有心存公正;才能明察秋毫,廉明自持。
  该铭碑背面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意思是官员的俸禄来自老百姓艰辛不易的劳作,倘若老百姓受到虐待,上天一定不会宽饶。这十六字箴言由宋太祖赵匡胤从后蜀主孟昶的《诫谕辞》中摘录出来作为宋朝官员的官箴,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将这十六字正式规定为戒石铭,并下令刻于石立于宋朝各级衙门。
  经过照壁、戒石铭就来到了县衙大门,大门对联云:“不负苍天何论官位只七品,常思黎庶生怕民心失半分。”县衙大堂是县令主持政事、宣明政教、审理案件的地方,大堂楹柱上悬挂对联一副,曰:“能辨秋毫天理昭昭悬明镜,不容邪恶威风凛凛有法绳。”大堂内正中设县令审案的案桌,案桌上陈列火签和石照县令印等,两侧竖立“石照县正堂”告牌,案桌正中后上方悬挂“明镜高悬”金字大匾。“明镜高悬”本作“秦镜高悬”,据说刘邦率军攻入秦朝宫殿时发现了一面能够照出人心善恶的镜子,后来大概是戏曲艺人将其改成了“明镜高悬”,方便观众理解。公堂上高挂“明镜高悬”牌匾即明示官吏办案要明察秋毫、执法严明、公正公平。不仅宋代官衙公堂悬挂“明镜高悬”匾额,后世亦然。
  县衙二堂在大堂后面,是县令商议事务和会见宾客的场所。二堂正壁高悬“清慎勤”匾额一方。自古以来,“清”“慎”“勤”被政治家、思想家视作为官从政的箴言,即“清者大节,慎者无误,勤则能理”,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居官三字符”。
  虽然南宋石照县衙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但其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却如日月一样光辉熠熠,永远照耀朗朗乾坤。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