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9月11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记区公安局民警刘滨豪
以﹃公安蓝﹄守护﹃生态绿﹄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袁询通讯员王阿敏文/图
  帅气警服,闪亮警徽,区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民警刘滨豪一出场就自带正义感。“谦虚好学,骁勇善战”,是周围同事对他的评价。因工作突出,今年,刘滨豪获评2022年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做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个人。

谦虚好学成为办案多面手
  2020年,区公安局食品和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成立后,刘滨豪成为一名“食药环警察”。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新警种,业务范围涉及打假、环保、森林和水域等多个领域,办理相关案件需要很强的食药环专业法律知识要求支队个个民警都锻炼成多面手。从森林公安转隶过来的刘滨豪在办理森林资源类的案件是一名“老手”,但在其他案件方面却毫无经验。为了不当单位的“拖油瓶”,他主动给自己加量,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主动协助其他同事完成打假、环保等自己较为陌生的案件侦办,从中积累大量经验,业务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2021年上半年,食药环支队侦办一起污染环境案时,支队民警面临环境污染案件接触少、经验不足的困难。刘滨豪主动请缨,在办理该案件的过程中另辟蹊径向犯罪嫌疑人“请教”,侧面学习鉴别污染物的知识,通过多次交锋,掌握了相关识别方法,初步判断那些发黑、烧手、酸臭的固体物质一般就是危险废物。
  污染环境案件的难点是如何发现污染环境犯罪。刘滨豪将行政部门查处的案件进行全面梳理,了解掌握辖区企业的基本运营情况,有了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办案积累,加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支撑,刘滨豪为后期案件的侦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有效提升污染环境案件的发现能力,他还主动参与联动执法检查,积极与生态环境部门沟通联系,通过“环保+公安”联合执法,对一些心存侥幸的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争取了社会效果最大化,有效防治了污染环境犯罪。

打击违法犯罪 绝不手软
  2021年下半年,接群众反映线索,某企业内有人非法储存危险物质近千吨。市公安局环保总队及区公安局高度重视,通过前期摸排及关联,发现在合川周边区县同样出现了类似的违法行为,涉及四川、重庆两省(市)多个企业。这是四川省公安厅与重庆市公安局签订“川渝打击整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违法犯罪协作机制”后,首例跨成渝两地违规处置铝灰系列案。刘滨豪因在侦办污染环境案中的优异表现,主办这个案件的重担落到了他的肩上,正是有了侦办第一个案件的经验,刘滨豪对这个案子也“信心十足”。很快,一条非法收购、非法运输、非法处置的链条网在刘滨豪心中成型,随后相关的犯罪嫌疑人也一 一锁定,眼看马上就要成功告破,但事情的发展却是一波三折,在案件定性上又遇到了难题。因为没有其他经验可以借鉴,为了不让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刘滨豪从“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气态废物”等基础知识开始,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经过反复研究和沟通,终于解决了“鉴定难”这一挑战,从而取得了关键性的定案证据,有力保障了诉讼的顺利进行。
  破案比的就是速度。有了鉴定的支撑,刘滨豪和同事们趁热打铁、雷霆出击,连夜往返重庆、四川等地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审讯期间,犯罪嫌疑人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逃避法律制裁,哪知警察里面也有“行家”。刘滨豪早就制定了详细、明确的讯问计划,在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不得不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为了还原事实的真相,刘滨豪分析了上万条犯罪嫌疑人的交易数据,经过核查比对出了300余名涉案人员及200余车辆。在克服了“找人难”“鉴定难”“取证难”这三大难关后,刘滨豪与同事历时半年,追踪溯源,辗转川渝多地,抓获涉案人员20名,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人,对300余名涉案人员、200余车辆、20余家企业信息进行详细摸底,完成调查材料300余份,最终认定涉案铝灰约1万余吨。该案被公安部列入“昆仑2022”专项行动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工作中的刘滨豪(左一)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