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甘晓伟 文/图
郁郁葱葱的青山下,绿道蜿蜒,湖泊碧波荡漾,偶有鸟语轻鸣,村庄里一片秀丽风光。大街小巷整洁有序,文化广场宽敞明亮,巴渝新居整齐漂亮……日前,记者来到双凤镇,沿路而行,目之所及,皆是美丽景象。
近年来,双凤镇通过搭建平台,整合内部资源、借助外部力量,重点打造以江北村为主的市域治理示范村,充分点燃了“红色引擎”,调动起村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
“红细胞”供养 赋能社会治理助推产业发展
每年三月,双凤镇江北村1000多公顷李花迎风怒放,如同下了一场春雪,从田间到沟壑、由山脚向山顶是一片李花林,油菜花田镶嵌其间,弥补了遍山白色的单调,“绘”出一幅幅完美的油画。每逢此季,这里就会车水马龙、分外热闹,荡漾的花香弥漫着整个村庄,痴醉着满山的游人。
“我家有李子树200多株,今年李子丰收,总产量大概有5000多公斤,预计增收2万元,加上我又新开了农家乐,一年差不多有个4、5万元的收入吧。”江北村四组果农张大爷笑呵呵地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双凤镇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纵深推进“全科网格、全域治理”,全力深耕基层网格工作,持续探索乡村振兴、市域治理工作思路,从加强阵地建设、做强基层党建、做牢治理有效、做精乡风文明、做实生态宜居,实现产业发展共同富裕。
“我们依托橙黄橘绿、雾龙茶香、山乡花海、桃李果香、银浩水乡、红豆情深、旅游漂流等八大产业园,打造集素质拓展、实践教育、婚庆、拍摄、露营、烧烤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基地,让来江北村的游客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有得住,还有娱乐休闲项目体验。同时在景区建立“红细胞”党员服务驿站,党员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茶水,驿站内设有便民咨询、矛盾调处、志愿登记等6大类20小项便民服务,由党员志愿者提供全年无休服务。”江北村村支书龙东海介绍,江北村党支部、村委会切实转变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新12个“党员责任区”,4个“党员示范亭”,4个“党员先锋队”,10个“党员中心户”的做法,引导党员勇当基层社会治理的“破题者”“示范者”“先行者”,做思想上的“旗帜”,行动上的“标兵”,积极支持配合村工作,努力为基层破解治理难题和挑战建言献策,多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交流,摸清群众具体需求,让群众了解、重视、参与基层事务,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下坚实群众基础。
打造市域治理示范村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这老宅院早应该翻修了。”
“说得简单,翻修的钱从哪儿来?”
在江北村综治中心调解室,该村一对亲兄弟因为翻修老宅院的问题争执多日,早已被村调解室掌握并记录在册。这天,调解员专门请他俩来调解室“吵架”。几乎反目的兄弟俩经过一番理论,在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各让一步,最终互相谅解。
近年来,双凤镇按照国家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落实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措施和手段,打造市域治理示范村典型——江北村。该村依托镇综治中心建设,理顺村级综治中心阵地建设,实施网格“红细胞”微治理。村综治中心,集网格化管理、人民调解、民主协商议事、警务室、视频监控室、心理疏导室为一体的管理机构。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制订“一个核心、三项制度、五大机制”的社区协商实施路径,使党的领导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层级,以党建“活的灵魂”激起基层治理的“一池活水”。
“针对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特点,围绕环境卫生、交通出行、饮水安全、治安防范、联户帮扶、特殊人群管理、乡风文明、困难帮扶、社情民意收集等方面,以及居民反映强烈、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结合参与主体和具体协商事项,灵活采取会议协商、串门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线上线下协商形式,引导基层群众养成遇事协商的习惯,用群众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协商。”双凤镇平安办主任蒋先敏告诉记者,全镇各村(社区)用组织共建、区域联动、党群协同等形式,组建民主议事协商队伍,用好党团员、干部、人大政协代表、乡贤、志愿者、网格员等网格治理力量,实现基层共建共治共享。
同时,双凤镇还利用建成的人居环境示范点,以院落为治理重点,以庭院包干、党员认领、志愿者参与等形式,组建“院落管委会”队伍。引入“开放空间+协商共治”模式,推动社区——网格——院落“大中小”三级议事体系的有效运转,夯实“社区——网格——院落——居民”的全域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协商的工作模式,构建平台、多元参与、协商民主,凝聚多方力量解决辖区群众的大事、小事、烦心事,促进群众形成共识,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感召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过去是院落污水横流,现在治理得井井有条;寓意深刻的宣传画,让人驻足观看;白墙红瓦农家小院,花草盆景生机旺盛;在村里建的小广场上,有老人在悠闲漫步、有孩子在嬉笑打闹……“家乡的变化真大!”佛山村村民小蒋,在外务工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感慨道。
近年来,双凤镇以“重庆市农村环境人居示范片”和“重庆市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农、文、旅、治深度融合,在“雾龙山”“四方井”“转角楼”“火烧湾”4个人居环境示范点,创新推出“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建立设施联通、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的高效率工作机制,形成了工作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经过整治,辖区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干净的环境就像是人的脸面,看起来精神焕发,让人心情舒畅,生活更有奔头了。”村民们高兴地说。
为务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双凤镇以“大巡逻、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大整治、大宣传”活动为载体,组织集中村(社区)干部、网格工作人员、平安建设志愿者等组成群防群治队伍,采取以步巡为主、车巡为辅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乡村院落、产业集中点等场所开展集中巡逻,集中力量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深入推进危旧房整治,改善提升了村容村貌。
如今的双凤镇绿树成荫,道路宽敞明亮;如今的双凤镇小桥流水人家,处处如图如画;如今的双凤镇鸟语花香,人们安居乐业……双凤镇志愿者、网格员开展日常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