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5月10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且行且看且记录 向党向国向人民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灿
  有人说:“今日之新闻,就是明日之历史,新闻是历史的初稿,也是历史的来源。”时代永远需要记录者,以文字、以影像、以声音,如实记录下时代的足迹和岁月的印痕,让人民得以看见、听见,甚至铭记。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时代的洪流浩浩汤汤,新时代赋予了新闻工作者更光荣的使命、更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记录伟大时代,讲好合川故事,传播合川声音。
  在路上,心中才有时代。我们常把外出采访称为“跑新闻”,一个“跑”字何其生动。新闻不能闭门造车,只有追风赶月不停留、坚持不懈在路上,才能真正触碰到时代的脉搏。“跑新闻”,不仅仅要求记者辗转于各个会场,更需要到田间地里看春耕、到园区企业看项目、到院坝村社看文化,创作一批带着生活气息、充满深厚情感、深受读者欢迎的精品力作。
  犹记得2020年8月中下旬,嘉陵江、涪江洪水暴涨,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洪救灾战役在合川打响。在“洪水大考”中,新闻媒体更应主动作为,追踪抗洪救灾全过程,准确引导社会舆论。当时,我与一名摄像记者被派往铜溪镇采访报道抗洪救灾工作,由于洪水淹没了公路,无法通行,我们只能绕道山间小路前往新闻现场。小路久无人走、杂草丛生、碎石密布,车行其中,异常颠簸,到达现场的路很窄、很长,也有些困难,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驱使着我们克服晕车的不适感,按时到达现场,记录下了抗洪抢险中的一个个感人瞬间。
  不管行路如何难,行走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将一直朝着目的地勇往直前。
  长路漫漫,何为终点?新闻之路没有终点,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访时经过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个站台。在基层,心中才有群众。
  2021年12月底,区教委学生资助中心的志愿者前往龙市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我也随行进行采访。当天,在镇上的小学了解完全镇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后,我们又前往龙头村贫困学生的家里进行实地走访。
  我记得,那户人家的房屋虽然不大,但院坝扫得特别干净,志愿者们和学生家长围坐在院子里,仿佛是久未相见的亲朋坐在一起唠家常。受资助学生的母亲说,他们家有两个孩子,大的已经上大学了,小的还在读五年级,他们靠务农为生,两口子都有基础疾病,家里负担很重,如果不是因为学生资助政策,他们的孩子可能没办法圆上大学梦。临别之前,那位母亲一直拉着志愿者的手说谢谢,她送我们到公路口,我经过她身旁时,她也对我说谢谢。我想,她可能并不知道我是谁、我的工作是什么,但对她来说,我也是一个传达善意的人,所以她毫不吝啬地将善意回馈给我。尽管我只是这次走访中的一个记录者,但我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同身受地了解了他们的困难与需求之后,我能写出更精准的报道,将学生资助这项工作更好地传播,让更多的困难家庭了解资助政策,让更多的困难学子拥抱大学生活。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基层从不缺乏新闻,每下一次基层采访,新闻工作者的心就和群众贴得更紧一点。在心与心不断靠近时,我明白,有时候新闻工作的意义,其实就是群众的一张满意的笑脸。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是美好的捕捉人。美好在哪里?美好不由我们的脑海凭空虚构,它在现场真实发生。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
  从事新闻工作4年有余,我见证了许多美好而令人感动的瞬间。抗洪抢险工作中,应急民兵们勇敢地跳进洪水里,托举起被困儿童并成功将其送到安全的地方;抗疫工作中,志愿者们顶着40度的高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最大限度地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绿”;播种时节,看着一台台制造精良的机器撒下希望的种子,农户们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丰收时节,在助农秋收志愿者们的帮助下收获满仓的秋实,农户们的眼里又溢满了止不住的喜悦……
  那些被我们记录的动作、眼神,都可以让感动发生,我们将这份感动传播出去,必定会鼓舞更多人加入为人民服务的行列,从而催生出更多动人瞬间。
  所谓媒体,我们就是媒,连接美好与美好的媒。
  现如今,媒体融合发展新形势下,也需要我们努力改变既有格局的“稳定感”,放下已有成绩的“成就感”,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找到新的“获得感”。新闻新闻,时时常新,我们依然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我们依然在记录、在感动、在前行;我们还会再学习、再进步、再充实。做党和人民信任的新闻工作者,为时代添上我之一笔,即便不够浓墨重彩,也要真实动人。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