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1月17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 要闻
“发言人来了”——合川区移风易俗工作新闻发布活动举行
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袁询摄影报道)1月11日下午,“发言人来了”——合川区移风易俗工作新闻发布活动举行。
  新闻发布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指导,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主办。区文明城区建设指导中心、区民政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以及钓鱼城街道相关新闻发言人参加新闻发布活动,并在活动现场回答了村民代表的提问。
  活动现场,区文明城区建设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通报了2022年全区移风易俗工作亮点举措及成效情况。2022年以来,全区积极组织开展“树新风·革陋习”专项行动,积极发动机关部门、街道社区、在合高校志愿服务队,在城区公园广场、商业大街等群众聚集的场所,通过相声小品、歌曲舞蹈、宣讲朗诵、问答互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集中行动9场,在镇街、村(社区)开展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18场。同时,依托《合川日报》等区属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推送移风易俗宣传报道1000余条次;在“文明合川”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树新风·革陋习”H5、微视频等新媒体产品,吸引10万余群众关注、点赞、转发。营造了全民参与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抓实婚丧喜庆新风尚。实施“家和计划”,开展文明婚俗宣传活动6场,家和进乡村宣传讲座2场,2022年提供新婚辅导服务140对,婚姻家庭辅导280对,调和婚姻家庭56对,受益人群有1000余人。编制《合川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等,夯实新建殡葬设施基础,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摸排整治工作,排查活人墓7起,对铜梁洞非法墓地进行行政立案查处,没收违法所得。
  做好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对办酒席范围、规模和礼金通过自治的方式进行规范引导。加强党员干部监督检查,把好“监督关、备案关、责任关”,把大操大办不正之风整治同纠治“四风”结合起来,严肃查处公职人员违规操办等问题。
  推动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制定《合川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建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1000户,整治农村卫生厕所2384户,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技改15座,新建场镇雨污管网19公里。开展清洁村庄行动。在40个行政村试点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建立健全镇村“红黑榜”通报机制,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清洁户等创建,实现农村居民“门前三包”全覆盖。
  抓好封建迷信专项治理。加强宗教团体管理,进一步规范宗教活动场所,取缔非法宗教活动点。加强党员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要求。加强反邪教宣传,开展线下活动13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
  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加强诚信宣传,在“信用中国·重庆合川”网站开设《诚信建设万里行》专栏,开展诚信典型案例宣传14次,信用承诺公示486条。加强联合奖惩,编制形成本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事项清单。加大“红黑名单”联合奖惩力度,开展“双公示”等信用信息归集和信用修复工作。
  开展孝善立德行动。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选树合川区“好公婆、好丈夫、好媳妇”等孝善立德先进典型25名(对),并加强宣传报道。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重点打造“康养百年·银龄相伴——合川区关爱独居老人”“合阳老友荟”等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品牌,通过“社工+志愿者”的形式,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在养老服务站、敬老院等场所开展义诊义剪、亲情陪护等志愿服务活动320次。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成图书馆分馆、农家书屋等各类阵地1027个,打造特色文化示范点5个、“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16个,“三馆一中心”免费开放,服务群众80万余人次。加强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文化人才培训班3期。开展流动文化进村入院、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惠及群众30万余人。
  区农业农村委、区民政局、区文化旅游委、钓鱼城街道新闻发言人在发布活动现场回答村民代表的提问。
  村民代表: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区农业农村委: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聚焦三个重点,加快补齐农村环境卫生短板。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改善提升村民如厕条件、整治农村厕所粪污。累计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6.3万余户,新建农村公厕104座,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6%。二是全面巩固农村垃圾治理水平。按照国家五有标准,全区配置农村垃圾转运车128辆、垃圾桶44923个、垃圾箱3180个,全区现有农村保洁人员3214人、收运人员509人。全区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50%的行政村创建了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三是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建成污水处理配套管网130.36公里,建成重点聚集区(25户以上)污水处理设施61座,新建或技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座,改造农村黑臭水体1条,千人以上常住人口农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围绕三个层次,强力提升村容村貌。如果把村庄环境卫生分层面,那么第一层,是干净卫生;第二个层次,是整洁有序;第三个层次,就是乡村和美。为了实现这3个层次的村容村貌提升。一是分层分类推进,制定了《合川区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试行)》,将各镇街和村分为先行示范类、重点帮扶类、积极推进类,确定不同目标,分类推进。我区聚力打造了古楼镇摇金村祝家坝院子,钱塘镇大柱村富龙沟院子、长五间院子等,也成功创建了市级美丽宜居乡村80个,创评数量位居全市第5位。二是全员全域整治,先后印发《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季战役系列活动》等工作方案,组织全区全面对农村环境卫生开展清理整治,仅2022年,全区累计清理垃圾2万余吨、清理沟渠3839.2公里、塘堰5016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万余吨,解决了一批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三是强化组织推动,为了确保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成效,全区成立以区政府区长为组长的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对标成立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镇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担任“村庄清洁行动指挥长”负总责,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全区4.2万余名党员干部投入其中。
  着眼一个长远,共建共享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总体目标上,从推动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在重点任务上,从全面推开向整体提升迈进;在保障措施上,从探索建立机制向促进长治长效深化。当然,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既要靠党和国家的组织推动,也需要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这里我们积极鼓励各镇村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鼓励通过“积分制”“红黑榜”等形式,深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倡导群众加强庭院内部、门前屋后环境整治。支持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共同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村民代表:目前我区在倡导婚丧嫁娶新风尚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效果怎样?
  区民政局:在婚嫁方面,提倡喜事新办,引导婚俗新风。一是创新婚姻颁证服务。建立婚姻登记特邀颁证制度,邀请社会名人、文明代表、金婚夫妇等担任特邀颁证员,用庄重文明的“颁证礼”代替奢侈浪费的婚俗礼仪。全年开展集体颁证2场,集体颁证100余对。二是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提高婚姻家庭经营能力。三是强化婚俗新风宣传。在区婚姻登记大厅LED大屏常态播放移风易俗宣传内容,引导新人签订婚事简办承诺书,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开展文明婚俗宣讲活动,并发放移风易俗的宣传单。全年开展文明婚俗宣传6场、家和进乡村讲座2场、发放各类宣传单2万余份。
  在殡葬方面,提倡丧事简办,深化殡葬改革。一是常态化开展文明治丧和惠民殡葬工作。2017年启动城区文明治丧专项整治,对选择集中治丧的丧属给予1000元/例的补贴。出台困难群众丧葬减免政策,免除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众最高1500元/例的基本丧葬服务费。2022年发放文明治丧补助240万元,劝导群众文明治丧2000余例,发放丧葬补贴50万元,惠及城乡困难群众330余人。二是加强殡葬领域监管执法。全年展开了住宅式墓地、大墓豪华墓、殡葬业价格秩序及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等专项整治。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强化殡葬机构违规经营、炒买炒卖、欺骗群众、虚开火化证等情况的查处,引导其合法合规经营。三是推进殡葬设施建设及规划。大力推进迁建卧龙殡仪馆,新建卧龙陵园、狮子山城市公益性公墓、草街龙潭山公墓等殡葬设施建设项目。编制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为下一步完善殡葬设施体系夯实了基础。推动国有平台统筹承接我区殡葬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增强殡葬服务的公益性。
  村民代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今年做了哪些工作,明年有什么打算?
  区文化旅游委: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一是建好阵地。近年来,先后建成区图书馆新馆、美术馆新馆,建成43个图书馆分馆、40个文化馆分馆、30个镇街文化服务中心、419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乡情陈列馆15个、惠民电影放映厅61个、农家书屋419个,完成了钱塘镇大柱村、双凤镇关口村、云门街道铁家村等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特色文化示范点和钓鱼城街道思居村、钱塘镇大柱村2个“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示范点打造。打造双槐镇龙狮村“木森说”、太和镇亭子村“周吉可红色廉政文化”等16个“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二是管好阵地。畅通“区、镇、村”三级公共服务网络,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农村应急广播终端覆盖率100%,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率100%。2022年开展文化阵地业务指导及安全巡查80余次,切实提高文化服务效能。“三馆一中心”克服疫情影响,免费开放文化惠民,服务群众80万余人次。三是用好阵地。2022年开展流动文化进村入院1800余场次,农村电影惠民工程放映3700余场;广泛开展文明行为宣传、主题实践活动近1000场次,服务群众近5万人次,文明行为促进月系列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华龙网、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1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周末悦读”沙龙、第三十四届少儿书画作品赛、儿童画展览、邓建强水墨画展、“月鉴”主题展、“我们的节日”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40余场,惠及群众25万余人次。
  培养乡村文化人才。一是强化培训。2022年我区对农村基层文化骨干、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等开展3期乡村文化人才培训班,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教学、指导创作作品等形式对各镇街优秀文艺人才80余人次进行了培训,结业时坚持用作品说话。二是注重发掘。充分利用乡村阅读挑战赛、广场舞大赛、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发掘乡村文化人才,培养了曾美勇、唐颖等优秀本土创编人才。三是丰富活动。推行“生活+身边”“比赛+培训”“展示+推广”的共建模式,在特殊节日、重要时段等积极引导群众自发组织、参与、享受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创作文化文艺作品。一是支持创作。近年来,以建党百年、抗击疫情等为主题积极组织创作了上万部文艺作品,其中,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咱村有了新气象》获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入围奖;舞剧《记忆陶行知》获重庆市级文化作品创作扶持;现代川剧《江城女杰左绍英》、话剧《吉可,回家吧》等在全市赢得了好评;美术、书法、摄影类作品获市级及以上奖项(含入展)21件。二是鼓励登台。这些运用地方特色、结合本土人物创作的文艺作品,不止由合川人创编,也由当地群众登台演出,特别是双槐善书等非遗项目的创作表演,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引导他们远离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陋习。
  下一步,区文化旅游委将结合《合川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持续结合乡村实际创作文艺作品,推进移风易俗和文明乡风,组织群众参与、开展、享受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村民代表:钓鱼城街道在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方面,有哪些亮点举措?
  钓鱼城街道: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组织队伍。指导各村建立“一约四会”,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个群众组织,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此外,协助各村组织两委成员、乡贤能人、热心村民等成立红白理事会,全年对辖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铺张等陈规陋习进行劝导,有效制止130余次,开展扫黄打非、戒黄戒赌劝导240余次。
  开展评选实践,倡导文明新风。指导各村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了“老少咸乐爱在一起”“五思五行”等特色品牌。积极开展“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合川人”“文明院坝”等评选活动,组建“鱼城之声”“银发宣讲团”等5支宣讲队伍。近年来,钓鱼城街道先后有近30位村民和家庭获得“合川好人”“好婆媳”“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充分发挥先进带动作用,形成文明健康、团结向上的民俗乡风。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2022年制作并发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5000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同时协助建设各村建立农家书屋,服务村民阅读,大力推广区委宣传部制作的有声阅读栏目,弘扬文明新风,形成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移风易俗良好氛围,推进钓鱼城街道新时代文明新农村建设。发布活动现场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