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内,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讲起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百年来,真理养分滋养古老大地,孕育盛世中华累累硕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熠熠生辉,引领着亿万人民的前进方向。
坚持,因为脚踏人间正道。
四川眉山,三苏祠里古木参天。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感慨地说:“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
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这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脚踏这条人间正道,党和人民就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
中华民族向来深知坚持的可贵。“愚公移山”“水滴石穿”“逆水行舟用力撑”……一个个古老箴言,穿越历史烟云,展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智慧。
如今,“坚持”被赋予更多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2022年10月25日,党的二十大闭幕刚三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
就在5年前,党的十九大后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一项重要议题同样是审议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而这也正是10年前,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的重要议题。
一次次在重要节点强调同一个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这样特殊的安排,展现出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的坚定决心。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坚定,瞄准问题不放松、锚定目标加油干。
这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总结运用打赢脱贫攻坚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重要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曾几何时,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领命出征,奔赴脱贫攻坚的战场。
如今,一批批年轻党员干部征衣未解再跨鞍,为新的使命继续拼搏奋斗。
爬坡过坎需要坚持,迎战惊涛骇浪同样需要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唯有秉持持续奋斗的态度,敢于迎难而上,方能翻过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迎来新的胜利。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