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9月14日3版)
中共长江局撤销后,秘密开展工作的中共南方局通过三厅及之后的文工会将大后方的这些文化团体和文化人士团结起来,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的社会工作和文艺宣传活动。大后方的木刻运动和漫画运动便因之推波助澜,高潮渐起。号角殷殷,步履匆匆,画家们带着画笔奔向抗战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底层,一方面以水墨绘烽火,宣传抗战,鼓舞军民;另一方面了解社情,体察民意,以创作出更贴近现实、符合民愿的作品。武汉失守后,漫画宣传队并中华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撤退到桂林。为适应战争时局变化和开展宣传工作的需要,宣传队分为两个队:一队赴皖南、江西上饶、浙江金华等抗日战区展开工作,另一队则留在桂林工作。其他一些画家则分赴香港、重庆、延安等地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并成为其中的骨干。如星火之势,抗战美术运动便在大后方蓬勃发展起来。
依托文工会由沉寂到复苏
然而,正当大后方抗日救亡文艺运动声色迭起之时,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1939年,三厅被迫解散。然国民党又恐放虎归山,于1940年12月成立了军委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荟萃了一大批中国文化艺术和学术界精英人物的文工会,跳出国民党划定的“只准研究”的圈子,以开展各种学术活动的名义推进抗战工作,采取更丰富合法的形式,走进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和民众。
1941年皖南事变后,大后方的政治形势骤然紧张起来,这里的抗日救亡文艺运动也陷入低谷。美术方面,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和军委会政治部漫画宣传队被先后撤销,唯有以文工会名义举办的展览承续着方兴未艾的大后方抗战木刻运动。全国木刻协会理事卢鸿基与在三厅工作过的木刻家丁正献在困境中依托文工会,把木刻运动艰难地延续下来。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1941年3月28日,文工会和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重庆中苏文协举办了首次“战时木刻展览会”,展出了来自大后方、解放区和战区的木刻作品350余件。很快,续其余热,1941年11月21日至23日,文工会以本会的名义在夫子池励志社又举办了“第二次全国木刻展览会”。左舜生、孙伏园、陶行知等及文化界、新闻界人士700余人,木刻界10余人参加此次展览会,郭沫若、冯乃超担任主持,展览反响极其热烈。不仅如此,重庆木刻界人士还紧锣密鼓地筹备组建了全国木刻工作者的新组织——中国木刻研究会。
在南方局的指导与支持下,艺术家没有停闲,手中的画笔更加发力,画作更为震撼人心。1945年3月,《八人漫画联展》和《幻想曲漫画展》相继在中苏文协展出,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郭沫若特地在重庆市中区天官府文工会所在地主持举行了一次关于漫画运动发展的座谈会,重庆文艺界的许多人士参加了会议,发言颇为踊跃。冯乃超在发言中说:“前些日子,历史剧的公演,可说是革命文艺向反动阵营进行的一次猛烈的冲锋。现在漫画家又以他们的作品作了再一次冲锋……”蔡仪则认为:“艺术作品的内容与人们的愿望互相吻合,就会唤起人们的共鸣。这道理永远正确,漫画联展即是证明。”(未完待续)(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