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8月02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 要闻
代刷网课必会付出代价
○孔德淇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前,由于疫情原因,网课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繁荣背后,通过非法软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的“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也悄然兴起。日前,江苏一高校部分学生因“替考”而被全校通报并清除记录,需要重新学习,此前内蒙古财经大学等多所院校也曾发出类似通知。
  “刷课”“替考”等行为,一方面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折射出诚信缺失;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刷替”造假高分过、老实听讲“吊车尾”现象,助长不良风气。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不该纵容。学校必须负起主体责任,规范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维护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秩序。
  由于在线平台虚拟性强、可操作空间大,要让网课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层面应强化技术监管,如建立人脸识别系统,封堵漏洞,严把上课考试关。但监督技术再强再硬,也会遭遇更高一筹的技术解码。只有让违规违纪“罚当其过”,弄虚作假的空间才能逐渐缩小。
  不久前,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将“刷课”“替课”“刷考”“替考”等行为频出的平台列入课程平台黑名单,对违规违纪行为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构成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此举释放出对相关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为高校纠错正风提供了制度遵循。
  此次涉事高校通报处理“刷课”“替考”行为,取消记录要求重修,充分说明了上网课不是毫无约束,更不可为所欲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面对网课学习,以时间有限、精力不济为由“宁刷不上”,到头来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找人“刷课”“替考”,本质上也是一种不诚信行为。通报处理为违规学生补上了一堂宝贵的人生警示课,即每个人都应以诚为本、以信立足,在课堂如是,在社会上亦如是。上好这堂警示课,不能仅靠个体自觉,更需要外界约束,发挥制度作用,引导学生遵守公共规则,交出考场之外的诚信答卷。同时,也要加大惩戒力度,要求失信学生接受惩处、纠正错误,倒逼其树牢诚信观念。
  (据《中国教育报》)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