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09月02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 要闻
区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我区首例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
新闻链接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苟勇通讯员何玲)近日,区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了一位患塑型性支气管炎(PB,支气管内生性异物阻塞)的儿童患者。据了解,这是我区首例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
  据介绍,四岁的患儿华华(化名)轻微咳嗽,没有特殊不适,家长按照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在家自行服药治疗。入院前5天,华华突然出现反复发热并出现精神萎靡、纳差等症状,被紧急送入区妇幼保健院治疗。
  入院后,区妇幼保健院普儿科迅速为孩子安排了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华华右上肺出现叶团块状病变,提示可能存在严重呼吸道阻塞情况。随后,医院呼吸内镜中心为华华实施支气管镜检查术。手术过程中,发现其右肺上叶B1段完全被一种塑型物质堵塞,这种物质外观独特,形似“树”。通过吸引、灌洗和钳取等精细操作,普儿科呼吸内镜团队成功清除了堵塞,并确保了患儿呼吸道的通畅。
  手术后不久,华华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咳嗽、气促和精神萎靡等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塑型性支气管炎及治疗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病理异常综合征,容易导致相应肺组织通气功能障碍,因其内生物呈粘稠支气管树样塑型而命名。塑型性支气管炎常见于2-12岁儿童,病情轻重不一,重症可出现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若治疗不及时,可留下严重后遗症。
  据了解,肺炎支原体是导致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第一位致病菌。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多。单纯痰栓堵塞可能是塑型性支气管炎形成的早期阶段。粘稠的痰栓或塑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及有效咳嗽功能的下降也可能导致分泌物阻塞气道。所以,部分患儿支气管塑型物可能反复形成。
  对于塑型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常以咳出或支气管镜下取出支气管树样塑型为诊断标准。由于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特点均缺乏特异性,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该病做出早期诊断。对于塑型性支气管炎,支气管镜下取出塑型物质是目前唯一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