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06月14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为家乡畜牧事业贡献力量
——访2024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晓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 李文静 文/图
  最初认识潘晓,是在我区首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座谈会上,当时她被评为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019年,在撰写一篇有关我区黑猪的深度报道时,与她有过进一步的交流,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是她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在得知她荣获2024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时,记者就第一时间联系采访事宜,却因她工作太忙,采访一再推迟。
  6月6日,记者再次见到了潘晓,一头与年龄不相符的花白头发,又一次在记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让合川白山羊成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
  1980年出生的潘晓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高考时,她毅然选择了原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在大学实习期间,深感专业知识欠缺的她,再次进入广西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深造,并获得了农学硕士学位。
  “我作为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其实最开始不是研究合川黑猪,而是合川白山羊的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交谈中,潘晓向记者曝出一个秘密。
  种质资源是推动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潘晓告诉记者,只有做到精准鉴定,才能精准“提取”出影响畜禽品质的关键基因,进而对品种性状再优化、再提高,补齐生长速度慢、抗病差等各方面的短板,培育出更多“全能选手”,为打造现代畜禽良种繁育模式、提升特色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夯实基础,促进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
  合川白山羊是由我区本地白山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优良山羊品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9年,合川白山羊以其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性能好、板皮质量上乘、肉品质佳、风味独特等特点特性被录入《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志》。这正是潘晓在2008年进入区畜牧站就开始研究的事
  那段时间,白天跑农户家找白山羊种源,晚上挑灯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成了潘晓的工作常态。在她的牵头努力下,重庆市在2010年制订颁布了《重庆市地方标准——合川白山羊》。2012年完成了合川白山羊活动物和非活物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我区建起合川白山羊保种场1个,扩繁场1个,联合周边养殖户形成了合川白山羊核心保种区域。2022年,合川白山羊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3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合川白山羊保种场的群体数量也从2011年不足百只扩大到现在的1300余只,种羊数达600余只。

为合川畜禽养殖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为我区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潘晓牵头组建了合川区现代生猪产业技术团队,对猪场选择、场内布局、圈舍建造、设施设备选型、精准饲养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编写了《合川区规模生猪生产操作规程》,为合川区生猪规模养殖提供了一套通俗易操作的技术蓝本。同时,她注重科技创新,将最新科技手段与传统畜禽养殖相结合,为合川畜禽养殖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潘晓的指导下,在我区太和镇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AI种猪场——德康幸福原种猪场。相比其他的现代化猪场,该场最大的特点是利用AI智能化技术,通过场内的巡检机器人,实现猪只个体的精准识别,并快速准确的获取猪只采食、体重、体温等个体信息数据,实现数据管理的“智能化”,从而提高猪场管理效率。
  潘晓说,传统畜禽养殖方式由于缺乏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往往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畜禽健康状况不佳、养殖效益较低等问题。数字化畜禽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正好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她的积极推广下,我区目前已建成AI智慧生猪养殖场3个。她主持实施的《AI智慧生猪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获得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为全市智慧畜牧业建设提供可借鉴示范。
  择一事,终一生。潘晓说,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目前,她正致力推广合川白山羊的产业化开发和标准化生产,带动全区合川白山羊产业发展,努力打造重庆市山羊供种及肉羊生产高地,进一步助推我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潘晓检查白山羊生长情况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