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10月16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 要闻
如何管好供水工程 人大建言做“减法”
○通讯员 李珂 李正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存在多种运行管理主体,这些主体在对工程的管护水平、管理力度等方面有差别……”这是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执法检查时发现的突出问题,并建议区政府相关部门“做减法”——对水厂进行整合,实现供水工程的统一管理、运营、维护,提高管理效率和水质标准。
  目前,全区已完成4座水厂的整合,今年年底前还将完成4座水厂的整合,做到统一管理。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今年3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执法检查。检查发现,《重庆市村镇供水条例》在我区的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发现了一个突出问题: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存在多种运行管理主体。
  2024年1月,在合川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区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2024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关于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呼声很高。
  区政府也提出目标:2024年将新铺设管网60千米,实施草街(古圣村、九石村)、香龙、土场、龙凤、隆兴、太和等7座水厂改扩建,完成50%以上工程量……
  而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在监督推进情况时,也发现了供水工程多头管理的问题。
  据了解,全区现有150余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主体主要为政府、企业、村(社区)、个人等。因责任意识、经营状况、供水形式的不同,各运行管理主体对供水工程的管护水平、管理力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小型工程,管理上较为粗放,与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如龙市镇场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由龙市水厂供水,建成后供水量约1200吨,2000年初扩建后供水量增至2000吨。由于龙市镇场镇发展和管网老化的原因,遇到节假日和高温干旱天气,容易引发供水欠压的情况。
  同时,部分由镇街及村(社区)负责管理的分散式供水工程还没有纳入水利、卫健、环保部门的水质监测。

今年整合8座水厂
  运行管护水平的参差不齐,将会影响供水工程的稳定性。
  针对这一问题,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建议“做减法”——对水厂进行整合,实现供水工程的统一管理、运营、维护,提高管理效率和水质标准。此外,加快管网工程建设,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推动城乡供水工程一体规划,做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区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小改大”“库改江”的主要思路,构建“大水源、大管网、大联通、大保障”的保障体系,形成“同网、同质、同服务”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并先后组织召开3次城乡供水一体化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供水工程整合和管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按照计划,今年将对8座水厂进行整合,目前已完成4座。如通过实施小沔镇至龙市镇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实现了两镇水厂的整合。小沔镇至龙市镇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全长15.60千米,日均供水量约4000吨,是原龙市水厂最大供水量的2倍。小沔镇至龙市镇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不仅解决了龙市镇长期水源不足的难题,也为渠江小沔水厂和嘉陵江钱塘水厂双水源互联互通打下基础。
  “现在的水质好了很多,我们喝着也放心。而且供水也比以前稳定了,再也不用担心突然停水的问题。”龙市镇中心村村民潘建高兴地说。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在区政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紧盯这一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区人大常委会定期组织代表进行视察调研,听取审议专项报告,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惠及百姓。
  “目前,我区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供水工程整合工作有序推进,水质标准得到了有效提升,运行管护水平也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用水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过去的‘有水喝’逐渐向‘喝好水’转变。”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负责人表示,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完成,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供水服务。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