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01月03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 要闻
“任”心跟党走 幸福千万家
——狮滩镇任家村“‘任’心向党·兴福万家”党建品牌创建小记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 陈钰铃
  “大家晓不晓得‘任’心向党·兴福万家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呀?”2023年12月26日,在狮滩镇任家村的法治文化展板前,任家村党支部书记邓礼军向前来参加理论学习的村民提问。“我晓得,就是说只要我们跟着党走,生活就能越来越幸福。”任家村的李大爷立马回答。
  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宣传党的思想、传播党的理论;举办圆桌议事会,协商解决村里的大情小事;背着背篓走村入户,发放法治资料,讲解安全知识……自创建“‘任’心向党,兴福万家”党建品牌以来,任家村坚持党的领导“主心骨”,积极强化理论学习;坚持党建统领法治建设的“护心镜”,入户宣传法治思想;坚持协商互动的“合心力”,做到村民协商共议,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以切实举措服务群众,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化理论学习 凝聚向党“主心骨”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为保障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任家村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形式,落实党员干部“业务大讲堂”“解放思想再出发”大讨论,不断提高理论学习能力,提升理论学习水平。
  除加强村干部理论学习,任家村还积极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我们村的‘百姓茶馆’每个月都会开展宣讲。”常去茶馆听宣讲的王婆婆介绍,在茶馆里大家像摆龙门阵一样,在聊天的过程中就学到了政策、法规。“这些知识很有用哟。”王婆婆笑着说道:“有时候我也会喊家里的孩子一起来听,既学政策又长见识。”
  近年来,任家村积极发挥“百姓茶馆”桥梁作用,开设“品盖碗茶·学身边法”“品盖碗茶·听百姓话”等专题栏目,将党的思想理论及时准确传播给村民,不断提升村民思想素质,引导村民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开展普法宣传 打造为民“护心镜”
  在任家村的田坎上、院坝里,时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红马甲,背着小背篓,装着法治相关宣讲资料,走村入户为村民宣传法治相关知识。他们就是任家村“背篓普法队”的党员志愿者。
  “任家村老年人多,且居住较为分散。‘背篓普法队’上门宣讲,既传播了法律知识,也减轻了村民的负担。”邓礼军介绍,在入户走访中,“背篓普法队”除宣讲法律知识外,还摸排隐患,收集社情民意,为化解矛盾纠纷打下坚实基础。
  除组织“背篓普法队”外,为巩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成效,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建好稳定和谐新农村,任家村坚持党建为法治建设保驾护航,将党员志愿者分别编入“背篓宣讲队”“普法轻骑队”和“普法宣传车队”,组建了一支立体的乡村普法团队,即法治大道有“普法宣传车”,乡间便道有“普法轻骑队”,村落院坝有“背篓普法队”,做到普法宣传不遗漏一院一户。同时,积极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打造“法治小院”、设立“绿桥法律诊室”的党建宣传平台。以党员为排头兵,深化“法律明白人”工作机制,评比“普法示范户”,开展“普法龙门阵”“田间普法大讲堂”“法治集市”等特色普法活动,将党建统领融入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

化解基层矛盾 激活发展“合心力”
  “邓书记,郭某私自把我家的竹子卖了,你来给我评评理,这件事该怎么办?”2023年12月初,村民谭某走进任家村村委会,一见到邓礼军便立刻向他倾诉。
  听了谭某反映的问题后,邓礼军带着谭某和工作人员一起,前往郭某家中了解情况,得知这片竹林是谭某母亲去世前转让给郭某的,但谭某并不知晓。
  “大家都是邻居,不要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和气。”了解情况后,邓礼军首先安抚了双方情绪,经过邓礼军的劝解,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其实事情不大,有时候是情绪上来了,这种时候我们村干部就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积极化解矛盾。”邓礼军说,像这样的矛盾纠纷,有时候一天就要处理好几起。
  邓礼军介绍,为发挥好党建统领基层协商治理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任家村牵头组织完善村规民约,依托“两书屋”(党员书屋、农家书屋),建立“结对互学”制度,开设“两会两室”(阳光议事圆桌会、板凳会、党员活动室、纠纷调解室)商议村里大事要事,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群众互动融合机制,打通社会公共领域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基层协商互助新合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背篓普法队﹄在普法的路上
受访单位供图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