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01月25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 要闻
建设红色美丽村庄 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样板村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1版)从完善育人机制入手,畅通本土人才回引机制,建立后备人才库,科学制定党员发展计划,每年发展35岁以下年轻党员不少于1名。
  在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方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依靠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贯穿试点工作全过程,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构建自治体系入手,创新实施“红细胞·微治理”工程,依托农村院落建设“红细胞·微治理”基层服务站,将党组织、党员打造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供养赋能”的“红细胞”,探索“多方提事、科学分事、协商议事、联动办事、专责监事、共同评事”六步议事法。从构建法治体系入手,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全力推进“法律之家”建设,提升村“两委”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能力。从构建德治体系入手,坚持以文养德,推行党员干部“每日四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从构建智治体系入手,推广合川区社会治理智能信息系统(公众版),建立古圣村“新邻居”民情档案,全面推进“看家天眼”工程建设。推行线上线下“双网格”管理,有效整合各方工作力量,推进党建网与治理网深度融合。
  同时,古圣村还深挖红色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塑造红色教育作品。联合区委教育工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委党校、区委史志研究中心等单位,深入挖掘提炼古圣村红色文化资源,梳理、编写以陶行知先生为主题的书籍等,纳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开发红色教育路线,以“寻访合川红色印记”为主题,融合航道沿线风光和陶行知先生纪念馆、草街渔村等特色文化元素开发旅游路线,推动形成以古圣村为中心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带。讲好红色教育故事,培养以党员干部、返乡大学生、育才学校师生为主力的老先生、大先生、小先生等行知红色志愿服务队,多形式宣传草街古圣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在当地深入人心。
  古圣村党委及所属特色党支部、党小组牵头红色党建联盟发挥作用,培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改善民俗民风等各项工作得到统筹推进。围绕“红韵古圣”党建品牌主题,先后开展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观红色影片等活动;打造《陶行知先生在合川》《弘扬陶行知先生的爱国精神》《陶行知先生的统战贡献》等微党课,使其成为党员干部增长才干、增强党性的“红色熔炉”。开发“合川城区—盐井—草航—老草街—陶行知先生纪念馆”旅游路线,2023年1至10月,累计接待游客39000余人次。行知红色志愿服务队通过“行知课堂”活动、“我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献一策”演讲比赛、“我把镇街说给你听”微视频大赛等形式,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古圣村采取“合作社+村‘两委’干部+村民”合作化运行模式,成立由村集体绝对控股的重庆市古圣求真商贸有限公司,通过“上级拨付、村级自筹、个人出资”筹措资金,整合辖区闲置国有资产建设农贸市场和自营生活超市,建成后预计年产值50万元。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连片种植发展白枇杷、蓝莓、火龙果等特色水果6000余亩,种植油茶、绿色蔬菜等1000余亩,建设种养结合藕(稻)鱼共生示范田10亩、农耕体验综合体70亩,年实现农业产值近千万元。依托陶行知先生纪念馆、育才学校,建成特色农耕园30亩,围绕传承陶行知教育理念,开展红色研学、劳动实践、豆花体验等活动,举办开耕节、白枇杷采摘节、荷塘音乐节、丰收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古圣村还成立了古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以及合作社资金建成垃圾压缩站,负责古圣村、桂林村、龙潭村、老草街社区及草街拓展园区的垃圾清运,年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8万余元。完成森林抚育、松材线虫除治、疏林地培育、低效林改造等项目2000余亩,切实改善生态环境,铺就乡村振兴美丽底色。古圣村还将用好合作社、村公司两个市场经营主体,入股参与工程建设、物业服务、企业服务、农耕研学、特色民宿等项目,带动古圣村及周边村(社区)驶入乡村振兴、强村富民的“快车道”。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