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7月14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合川籍红岩英烈龙光章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光章(1925年——1948年),重庆合川人,小说《红岩》中龙光华的人物原型,新四军江汉独立旅32团1营3连号兵,1946年8月在湖北房县突围战斗中负伤被俘。先后被关押于宜昌、巫山、奉节、万县等地。在万县监狱,曾组织难友越狱,使100余名难友安全脱逃,自己担任断后任务,被抓回后打成重伤。1948年4月转押至重庆渣滓洞监狱,因伤病得不到治疗,同年12月15日病逝。
  龙光章,重庆合川人,1925年出生,小说《红岩》中龙光华的人物原型,新四军江汉独立旅第32团1营3连号兵。

掩护部队转移中被捕
  中原解放区位于武汉、九江以北的鄂、豫、皖交界地区,是全国解放区的前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原解放区成为国民党向华东、华北乃至东北发兵的重要障碍,是当时国共双方都十分看重的战略枢纽。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在完成战争准备后,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开撕毁国共双方于1月间达成的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以22万兵力围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其后,国民党军向其他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围下,中原解放区的部队遵照中共中央“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除留部分地方部队在原地坚持斗争,以一个旅伪装主力向东迷惑国民党军队外,主力分南北两路于6月26日晚间向西突围。北路约1.5万人在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的率领下,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截击合围,到达陕南,于8月初成立鄂豫陕军区。南路约1万余人在王树声的率领下,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进入武当山区,于8月下旬组成鄂西北军区,执行创建游击根据地的任务。中原解放军英勇突围,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主力。
  在突围的过程中,龙光章所在的新四军江汉独立旅32团担负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在湖北大洪山完成掩护任务之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经过几个昼夜的激战,部队从光化打到湖北的房县。8月,在房县突围战中,新四军伤亡惨重,但仍成功突围。突围部队撤走后,受伤、患病和失散的新四军战士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在党员同志的护送下,大部分安全转移到安全地区,但仍有11名新四军战士被俘,龙光章就是其中之一。

组织难友成功越狱
  龙光章等11名新四军战士被俘后,敌人将他们从湖北房县经保康押解到宜昌。强迫他们走山路,在乱石堆中爬滚,受尽非人的折磨,步行到宜昌只剩下8人。后送到四川巫山县(今重庆市巫山县)寄押。过了几个月,1947年4月转押奉节,经云阳到万县(今万州区)。在路上,除脚镣手铐外,还每两人用铁链一根锁住颈项。到万县后又拖死2人,只剩下龙光章等6人。
  为了尽早逃出监狱,1947年8月,关押在万县监狱不到两个月的龙光章、李泽等新四军战士组成“打监突击队”,组织监狱里的难友越狱,使100余名难友安全逃脱。而担任断后任务的龙光章、吴学正、李泽、杨志纯、吴正钧、夏金儒6名新四军战士却不幸被国民党军警抓回,拳打脚踢,一阵皮鞭抽得昏死过去。龙光章被打成重伤,此后一直卧床不起。
  1948年4月,龙光章等6名新四军战士被国民党军警用轮船押送到重庆。船刚抵达朝天门码头,国民党军警就将他们装进麻布口袋,搬上早已停靠在岸边的车上。当天晚上,他们被送到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军法处寄押。3天后,又被送到渣滓洞监狱,关在楼下第六室。刚开始,由于不熟悉环境,他们不敢与其他难友接触,放风的时候也是几个战友单独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楼下一室的李子伯趁放风时主动找他们谈话,询问他们家庭的情况、被捕的原因。经过几次接触,彼此之间才取得信任。(未完待续)(区委史志研究中心供稿)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