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3年06月08日
新闻内容
第A4版: 要闻
合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狮舞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1 2 3
  


  合川独特的地理环境,营造了其特殊的文化氛围,形成丰富多彩的地方民间文化。合川狮舞就是其中的一个。早些年,狮舞流传于整个合川地区,不受场地限制,不需舞台,院坝、街道、厅堂、寺庙等地方都可表演。传统节日、祝寿、婚娶、开张、朝山、庙会,还为农民家“扫圈 ,”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少不了玩狮庆贺、祈福。
  近些年来民俗活动少有开展,时间一久,怀有此类技艺的老艺人相继去世,多数狮舞的表演技艺已面临失传,在世的艺人现已六、七十岁,但已基本上停止了舞狮活动。目前,合川的狮舞只有双凤镇以及附近的官渡、狮滩等地仍在坚持此类活动。双凤镇在合川区所辖的华莹山麓下,嘉陵江绕镇而过,依山傍水,历来民间文化活动频繁,其中民间狮舞最盛。
  所谓狮舞,古时称“狮灯”。因玩狮时前面有一对红灯笼引道,上写“狮灯”二字,故名狮灯,老百姓习惯叫“玩狮子”。“玩狮子”是民间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
  中国的狮舞,历史悠久,是在春秋时的“百兽舞”演变成为西汉时的引狮舞。因狮子威猛胜于虎,乃百兽之王,舞伎们在“百兽舞”的基础上变为“狮子舞”,淘汰了“百兽舞”。人们把“狮子舞”看作是“威武和祥瑞”的象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历史产物。
  “狮子舞”是引狮人戴上“胡人面具”,面具形象:深目、高鼻、白发、紫髯,很凶猛,最初是在宫廷表演,后来传到民间,而且传到了日本。
  合川的民间狮舞与北方狮舞区别很大。北方狮舞是一武士执彩球翻筋头上场,然后引狮上,老百姓称“金毛狮子”。表演是展示狮子“滚绣球”的技巧,武士的武术腾翻功夫,适合于舞台表演。
  南方狮舞,如广东、福建等地不用人引狮,而是两狮或数狮争夺高架悬吊的彩球,谁夺得彩球谁胜。玩狮的人基本功要好,腾跳功夫极高,属于竞争表演活动,现在是狮子改在“梅花桩”上表演,属体育竞技活动类。
  合川狮舞,与四川各地相同。分为“高脚狮子”“地浪子狮子”。开始以“笑头和尚”引狮子上场表演,以“破阵”为主,“破阵”又分“文阵”“武阵”两种,有“文阵三十六,武阵七十二”之说,主要表现在人与兽和谐相处,互相嬉戏,娱乐性极强,逗人发笑,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合川狮舞,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由“龙灯会”组织的狮舞。作庆元宵表演(无破阵),十六日晚烧龙时,狮子同时烧掉。
  二是“庙会”组织的狮舞。作参庙、拜神、朝山,不表演破阵,表演动作较简单,活动完结,狮子也要烧掉。
  三是民间玩“卖狮子”。也叫“拜年狮子”,狮子,笑头不烧,长期使用。玩狮人要经拜师,先学习玩狮、玩笑头的基本功和狮与笑头的配合,学“识阵”和“破阵”的知识。玩狮人大多是半农半艺的农民,也有居民。旧时,合川大多数乡镇都有一棚狮子。每年的正月初二就请出狮子、笑头进行开光祭祀,然后出门去拜年。
  合川民间狮子的制作和造型,与其他地区的制作造型略有区别。狮子的制作:狮头全用四川产的慈竹划成篾条作骨架,因慈竹有柔性,便于弯曲,扎好的狮头,先糊一层纸壳(俗称马粪纸),再糊一层白纸,干后用牛胶和白矾加水熬化刷一次,干后彩画;狮皮是白布刷上胶矾水,干后彩画。画好后,狮头和狮皮刷一层清漆(即矾立水)。过去没有清漆,是纸扎艺人自制的“光油”刷。这样制作的狮头一是轻巧,玩起来不费大劲,便于在地上滚、爬、跳、跃。二是不怕雨、水。狮头狮皮弄脏了便于擦洗。巴渝的狮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愁龙笑狮子”。狮子必是“面带憨笑”才能表现狮子的憨态可爱,能够把狮子扎“笑”,这是巴渝纸扎艺人的绝技。
  合川狮舞,作为一种民俗文娱活动,它的文化内涵包含节日庆贺、祝福、驱邪。特别是破阵表演,文化内涵极深,高台破阵既精彩又有一定的难度,它是表现人与兽和谐相处,共同战胜困难。整个狮舞的基本表演是表现人兽逗戏的活泼嬉戏。扫圈和朝庙是一种驱邪与祈福活动。由于当下开展民俗活动较少,现只有少数人会玩狮子和摆阵,有些也只会玩基本动作表演,加上民间老艺人年事已高,玩高脚狮子已失传。
  解放后,合川由文化馆牵头举办了多次龙狮比赛,特别是2000年春节,合川举办了民俗艺术活动,双凤镇的《群狮闹春》深受群众欢迎。而今,双凤狮舞的身影又开始活跃在各种节庆活动的演出场地。

(作者 胡中华)
  涞滩庙会狮舞来 唐坤华摄高架狮舞 区文化馆供图双凤狮舞 周云摄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