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泥塑高手,通过大量的实践和钻研,将泥土制成各种形态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呈现出精美的艺术效果。他们如同泥土般朴实无华,却拥有着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他们就是合川区渭沱镇化龙村的陈氏雕塑的传承人陈拥军和陈恒之。
渭沱镇陈氏雕塑是民间泥塑艺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型,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有配料、酿泥、造像、敷彩等二十多道工序,其间使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方法,或素或彩,造型夸张、手法灵活,善于通过艺术化的造型表达生活情感等,在色彩搭配、捏制技艺上保留了川渝地区色彩艳丽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化龙村毗邻铜梁区安居古镇,地处涪江北岸C型湾中,其略带黏性而细腻的优质泥土,经过陈拥军、陈恒之父子捶打、摔、揉,再加入适量的棉纤维、纸、蜂蜜等,运用雕、塑、捏等手法,精雕细琢、打磨抛光,晾干后即可塑造成形象生动的泥塑作品。
据了解,陈氏雕塑技艺起源于晚清安居古镇民间艺人李树轩自营的家庭泥塑工艺作坊,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1988年,陈拥军初中毕业即跟随李树轩的传人陈义材系统学习了泥塑技术,在广东工作期间陈拥军创作了非常多的作品,其作品广受海内外客商赞誉,他创新应用传统泥塑技术,擅长圆雕、浮雕、透雕等。
陈恒之自幼跟随父亲陈拥军学习泥塑、石雕等传统工艺技术。大学期间,他经过系统研究将传统泥塑工艺融入现代电脑雕塑和3D打印技术,让传统工艺跟当代的城市雕塑和生活艺术工艺品相融合,创造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传统的泥塑最大的缺陷就是怕水怕潮,不好保管收藏。”陈恒之说,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巧妙利用翻模工艺,在模具里用玻璃钢等新材料还原泥塑原来的形状,通过工艺改进,制作成全新的玻璃钢雕塑作品。“这种雕塑作品比较轻,便于保管运输,颜色更加鲜亮,适用的题材更加广泛,让传统泥塑实现了蜕变,更富有艺术感染效果。”陈恒之介绍道。
如今,陈家父子创立了重庆工匠雕塑有限公司,业务遍及西南地区,他们的作品广受客商青睐,被用作公园景观、企业标志、城市雕塑等。他们没有因此而自满,始终保持着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和敬畏。他们勇于创新又保留了传统的技法,让这种传统的泥土艺术在当代不断更新和发展。
“陈家父子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他们的作品活灵活现,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蕴含着民间艺术、历史传承等多重含义。陈氏父子所代表的民间传统泥土艺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让我们感受到对祖先智慧的传承和发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熊小洪说。
“手工艺术是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遗产。”陈恒之告诉记者,希望能够继续用自己的手艺,让这种传统的泥土艺术在现代更好地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传统的泥土艺术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工作中的陈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