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工读学校
在合阳城街道五尊社区,有一所专门从事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的义务制教育学校,这所办学时间长达43年的学校,就是享誉重庆乃至全国的合川区工读学校。43年来,让3700余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顽石成玉”回归社会。为探寻该校的办学“秘籍”,记者日前走进了这所专门教育学校。
成果丰硕让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顽石成玉”
据合川区工读学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牟世应介绍,该校始建于1980年,最初办学地址在合川城南铜梁洞山上。1989年,学校从铜梁洞山上搬迁至南津街街道檬子巷;2014年,学校再次搬迁,从檬子巷搬迁至合阳城街道五尊社区的原五尊中学,与合川区社会管理教育培训中心合署办公,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接受区委政法委、区教委的共同管理。办学以来,合川区工读学校始终牢记“崇德循法”的校训,坚持“正品立行”校风、“春风化雨”教风、“三省立身”学风,打造出一所令学生幸福、家长放心、社会赞誉、人民满意的学校,让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顽石成玉”,成功回归社会。
牟世应说,在合川区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均为年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构成违法犯罪或多次触犯治安处罚法,但按照法律规定不进行刑事和行政处罚,其中有被公安机关送来教育矫治的,也有被家长自愿送来委托教育的,所有学生实行集中食宿、集中管理、义务教育。自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办学理念,以“转变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托起一片希望”为办学目标,已成功教育矫治来自合川、铜梁、大足、渝中、武隆以及四川隆昌、安岳、武胜等地的不良行为未成年人3700余名。
记者在合川区工读学校看到,荣誉墙上展示着一个个闪亮的荣誉:2016年,学校被重庆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授予“重庆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2013至2016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贡献突出,被区委、区政府特予集体嘉奖;2020年,学校被合川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授予“首批合川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全国人大、民革中央、团中央、市委政法委、市政府研究室等先后到合川区工读学校视察、调研。中国教育学会工读分会以及各省兄弟学校先后来校,为教育矫治工作把脉支招。学校工作得到市政府、市政协及市委政法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关工委等市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法制报》《重庆政法》等数十家媒体专题推介合川区工读学校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稿件50余篇……
众多的荣誉与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无不彰显着这所学校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正是该校教职工及公安民警“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教学理念与博爱之心,才铸就了这所特殊学校的辉煌历程。
崇德循法为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营造“生态绿荫”
据合川区工读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兰梦宁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该校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矫治之路,在区委政法委、区教委的领导之下,统筹学校依法依规招生,规范专门教育体系,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片“生态绿荫”。
兰梦宁说,进入该校的未成年人大多曾有偷窃、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为此,该校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专门的教育方案。刚进学校,首先接受驻校警务支队为期两周的强化训练与法治教育,经该校法治教研组综合评估后,方可到相应班级学习。进入相应班级学习时,采用“包教制”方式教育,即一名教师包教一名学生,当好学生的情感沟通员、日常行为监督员、生活起居管理员、思想品德辅导员、健康成长指导员。
高金龙(化名)因母亲去世,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缺乏家庭关爱教育的他没有机会上学,导致性格孤僻,时常有偷窃行为。来到合川区工读学校时,既不识字也很少跟人交流。在为期两周的强化训练中,警务支队民警要求高金龙结合进校前的行为,对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认真反省,认识错误。通过两周强化训练和法治教育,并经评估进入相应班级学习后,包教老师雷清莲利用值班时间单独教高金龙拼音和汉字,并逐步帮他打开心扉。在她的帮助下,高金龙能逐渐读懂简单的句子、段落和文章。生活中,雷清莲像母亲一样照顾高金龙,教他洗衣服、帮他买生活用品。两个月后,高金龙终于有所改变,开始与他人交流,脸上也有了笑容,他亲切地称呼雷清莲为“雷妈妈”。目前,高金龙已经离开学校外出务工,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还能补贴家用,照顾生病的父亲。
“孩子年龄大小不一样,学习进度不一样,老师会给学生定制个性化课程表,一对一上课。”兰梦宁介绍说,多年来,学校探索形成了“六步管理流程”,从入学的前置分析到最后的见习实践,从立规矩、正行为到法治教育、思想道德培养,从特长爱好到推荐就业跟踪帮扶……构成了一整套教育方案,规范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最大程度帮学生矫正行为。
除学校老师与警务支队民警开展教育矫治外,法官、检察官们也走进该校,为学生带来普法宣讲、模拟法庭。近年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合川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在该校设立“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莎姐’工作室”,与该校建立衔接机制,依托该校开展“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问题理论及实务研究,帮助10余名罪错未成年人走上人生正轨。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还在该校主办了“预防未成年人法治论坛”,合川区人民法院组织学生体验模拟法庭,合川区公安局开展禁毒宣讲,合川区关工委、合川区司法局、共青团合川区委、合川区教委等单位和部门组织“五老”志愿者及法律志愿服务团走进该校,为学生提供法治宣传与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健康的“生态绿荫”下回归社会。
以教化人让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有些孩子离开学校后想继续读书,想上高中、上大学。为此,学校开设了足够的文化课程。即便一些孩子没有继续上学的打算,多学一点文化知识对他们也没坏处。”牟世应告诉记者,学校将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矫治的重点,和普通中学一样,学校开设了初一至初三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及相应的校本课程,学生可以参加中考,通过考试后可以领取毕业证。为帮助学生回归社会,学校还安排了实践教育和见习教育,普及合川地方文化历史知识、生活必备技术技能等,让学生走出校门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几年前,曾在合川区工读学校接受教育矫治的吴小成(化名)考上普高,后来成功考上大学,如今已就业。
“从学校毕业后不再想上学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学一门技术,改变自己的生活。”兰梦宁告诉记者,该校曾教育矫治过一个因偷窃被送进校的苏姓学生,通过学习,他认识到了过去的错误并努力向善向好。毕业后,小苏没有选择继续上高中,学校就给他介绍了一个蛋糕店学徒的工作,目前已经成为了一家蛋糕店的蛋糕师,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而且还深得老板喜爱。
“一个孩子出问题,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要建立全方位未成年人犯罪处罚和预防措施,帮助这些未成年人获得自信,成功回归社会。”据合川区法学会副会长、合川区工读学校校长田静介绍,目前,该校构建了涵盖新生训练、法治课堂、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团队活动、志愿服务、生涯规划、家校合育等多方面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开展青少年法制专题教育,面向社会延伸预防和教育矫治功能。目前,该校组织的“崇德循法宣讲团”已走进官渡中学、三庙中学等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接待南津街小学、卓尔实验学校及渝北区、永川区等地的多所学校师生到该校开展的法治警示教育近百场次。
“我们的‘崇德循法宣讲团’有着多年的教育矫治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实践经验,以真实的案例示人,使普通学校学生明确基本的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切实做好源头防范,效果非常明显。”田静表示,作为目前重庆市唯一长年坚持招生的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专门学校,合川区工读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建“重庆市专门教育示范学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深化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教育矫治等工作,进一步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突破瓶颈,立足法治教育、科学矫治、有效转化,努力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带着梦想与希望飞向远方!
(图片由合川区工读学校提供)“成长心连心”大型公益活动走进合川区工读学校区委政法委“与爱同行”主题关爱活动走进合川区工读学校区检察院“与爱同行,关注未来”活动走进合川区工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