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0月30日2版)
“前几任老爷自然不如大人您。”李三语罢又补言,“但都是‘通情达理’之人。”
纪大奎闻言颔首以示了解其用意,心中却已明了,合州衙门的“蛀虫”乃是这役卒之辈。故途中亦无多言,只半道以寻船上遗漏包裹为由差张武回码头一趟。
待纪大奎随甑举人参观完府衙,张武才风尘仆仆地回到衙门。
“老朽已备下筵席,请纪大人……”甑举人话音未落,纪大奎便转身走入正堂,说:“不必了。”
“纪大人,内宅在后面,这是审案之处……”甑举人见状慌忙提醒。
“本官当然知道!”纪大奎说着便在案桌前坐下。他将惊堂木往案桌上猛地一拍,道:“升堂!”
堂内十二名衙役丝毫不动,颇有些剑拔弩张之意,甑举人笑道:“没人击鼓鸣冤,不知大人升的是哪门子堂?”
不用纪大奎回答,甑举人话音一落,衙门外便响起了击鼓声。
“带状人!”纪大奎道。
告状者是一名中年妇人,正是码头边卖瓜果的小贩,纪大奎下船之时便觉得此人神色惊慌怯惧似有冤屈,遂派张武回去查探,果真不假。
“堂下何人,所告何事?”纪大奎又问。
“民妇,民妇柳杨氏……”妇人战战兢兢,眼神飘忽,忽然似下定决心,道,“我要告州府衙役李三、赵四、胡东和朱西!”
在柳杨氏的哭诉中,纪大奎很快将案情了解。这柳杨氏的先夫柳江本是城里的一个布商,家中虽算不上富贵却也衣食无忧,但后来的灾祸源于她家的那处宅子。不知是谁传出,柳家祖宅风水极佳,是个开酒楼的绝佳之地,此话被城里的贾员外听见,他便想用低价强行买下柳家祖宅,柳江一家不依,便被贾员外家恶奴砸了布店。柳家将其状告到衙门后,却被篡改了讼词,原告变为被告,反被贾员外状告柳江财迷心窍,趁入府送布之际偷走了贾家的传家之宝。
官府衙役拿人好处,师爷包揽讼词,原知州颠倒黑白,判柳江偷盗之罪并以家宅抵债。李三等人对柳江严刑逼供,柳江屈打成招,身陷囹圄,还未出牢狱便死于非命。
“民妇所言句句属实,还望青天大老爷做主啊!”柳杨氏在堂下声声喊冤。
“李三、赵四、胡东、朱西。”惊堂木猛地一响,纪大奎厉声道,“你四人还有何话可说?”
赵四向甑师爷递去个眼色,拱手上前对纪大奎道:“大人切勿听这山野村妇信口胡言!”
甑师爷躬身对纪大奎耳语:“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纪大人新官上任的这把火是不是烧得太过,忘了自己刚收的好处?”
“本知州偏就要压一压你们这些地头蛇!”只听“啪”的一声响,纪大奎将那银票拍在桌面,道,“衙役李三等人勾结甑师爷,贿赂官员、包揽讼词、把持衙门,人证物证俱在,即刻革职收押!”
李三等人不服,在堂前公然拔刀相向,道:“衙门内都是我们的人,我看哪个敢来抓我!”
“是吗?”张武飞身上前,一脚便将李三手中的刀踢掉,道:“尔等宵小之辈,可是当纪大人府上没人!”
纪大奎的亲随仆役瞅准时机,将十二名衙役通通制伏。甑举人怕受牢狱之苦,惊郁而死。李三等四人被绳之以法,其余八人慑于威力,不敢再犯。纪大奎又提审了久延不决的积案和冤案。合州役吏勾结、鱼肉百姓之事遂绝。
纪大奎在合州任职期间,下乡自带供应,绝不扰民。他破获遂宁“活观音”谣言案,使百姓不再受骗;培修鸭嘴(在今重庆合川)老堤,使老堤变新堤。其因勤政爱民、治事廉洁、断案如神,受到百姓爱戴。因断案如神,州民们都亲切地称其为“纪神仙”。
纪大奎,字向辰,号慎斋,临川县(今江西抚州临川)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考中举人,充四库馆誉录。乾隆五十年(1785年),纪大奎知山东商河县(今山东商河),时值李文功等人宣传邪教,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引诱百姓作乱。纪大奎召集县民,告诉百姓事实真相,百姓惊觉醒悟。附近郡县的被蒙骗者听说后,也不再作乱。纪大奎为官,十分关心民间疾苦,着意维护社会治安,尽力让百姓休养生息,获得百姓爱戴,人们把他当作自己亲人一样看待。
后来,纪大奎因父逝世回家奔丧,嘉庆十一年(1806年),复出任四川什邡县(今四川什邡)知县。到任之初,有人向他建议:“什邡县民风强悍,宜示之以威。”他说:“如果无德可怀,专示以威,有何益处?”纪大奎知什邡时,有乱法犯禁、不务正业的人吴忠友在山中聚众集粮,发展清凉教。纪大奎亲自率领健壮士兵,半夜捣毁吴忠友的巢穴,将其抓获,其余人吓得四方逃散。纪大奎下令,凡私藏邪教书籍等,限三日上缴,准予改过自新,否则将依律治罪。至此,当地百姓才得以安定。之后,他被提升为合州知州。道光二年(1822年)因病告退回家,去世后被崇祀为合州名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