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8月04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 要闻
守牢“饭碗田”铺筑“致富路”
——沙鱼镇推进土地宜机化改造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 刘冰凌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沙鱼镇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经”,建立起适应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新机制,在燕子村积极开展土地宜机化整治及机械化耕作,将坡耕地变成大片梯田,将小山村变成美丽田园,探索出一条村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致富路”。

创新土地流转闲置土地化零为整
  传统种植业一直是燕子村村民的主要谋生手段,但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小农生产方式收入较低,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曾经的良田成了撂荒地,针对这个问题,沙鱼镇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政策,推动土地化零为整。一方面,坚持“科学选点,绿色生态”“政策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优先在集中连片、业主积极性高的粮食产区选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受益者投工投劳投资。另一方面,坚持“谁用谁建,差额自筹”“以田为主,兼顾群众”的原则,与重庆市合川区万众行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简称“万众行联合社”)签订土地合同,建立“差额自筹、谁用谁建、先建后补”的灵活有效机制,广泛开展宣传,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土地流转,让分散土地向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中,增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我们镇各村综合服务社已经与农户签订了《土地经营权委托流转合同书》200余份,涉及土地590余亩。”沙鱼镇农业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有将细碎凌乱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才方便开展农田小变大、坡改平、坡改梯(或陡改缓)的宜机化改造。沙鱼镇组织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院坝会等各类群众会20余场次,鼓励群众将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到村综合服务社,为土地宜机化改造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宜机化改造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沙鱼镇运用各项举措推进土地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解决农机“作业难”问题。一是明确改造标准,严格执行“四不标准”消除土坎、耕种死角和平整低度边坡,让大型农业机械和农用车辆能够直达田间地头。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宜机化改造,消除了多余的田埂、厢沟,使得零碎分散地块变得相对集中,土地重新得到利用。三是启用轮作种植模式,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有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既保护了耕地,也提高了粮食产量。
  土地宜机化改造取得的效益是显著的,机械化作业的高效带来作业成本的显著降低,实现了节本增收。改造后的土地平均每亩种植粮食作物节约成本210元,主要经济作物节约成本300元。玉米籽粒机械化收割技术的引入让玉米收获时间缩短到20分钟/亩,亩均节约成本290元。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实施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约20%,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沙鱼镇还鼓励经营主体将土地种植劳务和管理承包给村民,通过经营主体带动,壮大集体经济。
  “自从我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每年靠土地流转费和务工收入都可以过上稳定的日子。”年过五旬的吴登碧是燕子村11组的村民,谈起村里流转土地搞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她的语气中透着赞同和支持。
  沙鱼镇农业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燕子村实施土地宜机化改造以来,村集体增收14500元,有60余人实现稳定就近就业,就近雇工超2000余人次,带动当地农户务工增收70万余元。土地宜机化改造让吴登碧一样的普通村民守牢了“饭碗田”,走上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钱赚的“致富路”。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