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8月26日
新闻内容
第A2版: 要闻
让医保惠民更有温度
——区医保局﹃三化一能﹄建设工作小记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甘晓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了合川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的定位,医疗保障是公共服务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如何让医保公共服务更加便民惠民?今年以来,区医保局紧紧围绕“三化一能”深入推进医保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改进服务的新路径,让医保惠民更有温度。

补足短板 完善服务体系
  日前,市民张先生到区医保服务大厅为妻子申请生育津贴、为新生儿参加居民医保,并帮家中老人更换特病卡。他发现,以前需要到三个窗口分别排队办理的业务,现在只需要在一个综合窗口就能办结,既便利又省时。
  区医保服务大厅既是面向基层的服务窗口,也是保障民生的前沿阵地。我区集约化打造区医保服务大厅,建设15个综合窗口、入驻33名工作人员、建立10项工作制度、实现108项常规业务“一窗通办”,同时实现40多项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推动医保业务办理“集中”、工作流程“缩短”、便民服务“上线”、确保机制“见效”,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同时,区医保局还积极推进医保服务向镇街和村(社区)延伸,功能化建设镇街医保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村(社区)医保便民服务点。在各镇街医保服务站逐步建设完成“一中心”调度视频系统;按照“有专职人员、有专用窗口、有专用设备、有专用网络、有专用宣传阵地”的原则,对各镇街医保服务站进行进一步规范化建设;下沉16项最常用的政务服务事项,持续探索帮办、代办、电话办等适老化服务机制。
  此外,依托现有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场所和人员,将医保服务纳入村(社区)公共服务内容,努力完成三年内(2021年至2023年)建成419个村(社区)医保便民服务点的目标规划;制定“有人干事,有场办事,有章理事,有信息平台支撑”的医保便民服务点建设“四有”标准;下沉12项最常用的政务服务事项到村(社区)便民服务点,让医保服务真正深入基层、深入民心。

整合资源 提高服务质量
  家住钱塘镇大柱村的彭婆婆因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长期在药店购买降压药和降糖药服用,每个月花费好几百元,经济压力很大。村上的医保管家得知情况后,入户为彭婆婆讲解了城乡居民“两病”政策,并指导其子女带彭婆婆到附近的诊所办理了“两病”资格手续。现在,彭婆婆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诊所就诊取药,报销后每个月只需几十元,使用集采药品甚至不用花钱,且不用单独办理特病卡,既方便又实惠。
  推动“医保管家”进万家,正是我区提高医保服务质量的举措之一。近年来,我区在各村(社区)组建以“村两委干部、本土人才、乡村医生”为主体的“医保管家”团队。医保管家实行分片负责制,对辖区群众建立“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的参保档案,对脱贫户、低保、五保等特殊群体建立独立档案和动态管理台账,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两病”档案和就诊用药台账,实现精细化分类管理。同时,根据辖区群众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指导群众选择参保类型和档次,指导辖区“两病”患者用药,确保辖区群众用上集采的低价药。
  另外,区医保局还积极探索“政企联动”新模式,推动“医保服务”更走心,提升了医保服务的广度和精度。在具体工作中,加强与银行、邮政、保险公司等企业协同,充分利用企业网点、物流、人力等优势资源,补足医保服务的短板。开展“医保+银行”合作试点,在全区30个镇街农商行、邮政网点分别建设1个医保服务站;探索将邮政快递员发展为“医保助手”深入宣传医保政策;利用人保财险公司保险销售人员开展医保政策“营销”;落实区医保中心与大病保险、长护险公司合署办公机制,不断提升医保政策知晓率、医保服务落实度。
  “下一步,我们将在前期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升质量,探索创新,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障‘三化一能’建设,助推医保经办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建立健全区、镇、村(社区)三级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对工作成效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估,积极塑造先进典型,讲好医保故事,展现新时代医保的良好形象,尽快建成全市医保公共服务先行区。”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