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6月16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为医疗事业默默奉献光和热
——记合川区“最美科技工作者”潘先明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 刘亚春 文/图
  针灸推拿是一张中医药“名片”,作为传统的疾病治疗手段,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对解除群众疾苦有着显著疗效。在合川就有这样一位针灸推拿能手,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以及对医学知识的不断钻研,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就是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潘先明。从业30年来,他踏实做好临床一线工作,开展学科建设,抓好医学科研和科普宣传,带领全科人员提升学术水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成绩,受到患者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被评为2022年度全区“最美科技工作者”。
  1992年,潘先明从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毕业,进入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从事针灸、推拿、针刀、康复理疗等临床一线工作。踏上工作岗位后,他始终坚持以“服从患者、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先后担任团总支书记、门诊部主任、针灸康复科主任等职务,无论在什么岗位,他始终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理论学习、临床业务、学科建设、科普宣传和学术提升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潘先明清楚地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好医生,除了要付出时间与精力,不断强化自己的医学知识,关键还在于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上,以及怎样提高诊治疗效,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因此,他始终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服务于广大患者,在行医过程中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坚持三级查房制度,积极参与疑难危重病员讨论、临床救治以及院内、外会诊工作。每年都积极主动参加重庆市级学会相关专委会、区卫健委和医院组织的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等医疗活动。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医学重点学科的科研目的是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采访中,潘先明说,在搞好医疗业务的同时,自己从没有放松对业务知识的提升。近年来,他主研完成了合川区科委项目《电针治疗中重度失眠症的观察》和《电针颈夹脊穴加风池、供血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重庆市卫计委科研项目《电针颈夹脊穴及中药导入、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参加了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活血散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的立项及研究;作为副主编参与出版了《中医学》《针刀治疗颈椎病》两部论著;在国内期刊发表医学论文8篇,在医学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他还积极挖掘收集整理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尤其应用弓弦应力矫正术、针灸、针刀、截经通络等中医特色疗法每天治疗患者无数,为众多颈肩腰腿痛及部分疑难病患者及时解除了病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康复医疗,科普宣传必不可少。近年来,潘先明参与了合川区名中医师带徒带教工作,带出进修生6名、实习生10名,申报完成重庆市市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完成健康知识讲座31期,培训人员2100余人;先后两次作客合川电视台的百姓健康栏目《不做低头族、告别颈椎病》和《发展康复医疗、造福人民群众》两档节目。作为合川区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负责人,他还带领团队走访了辖区所有医院,把国家及重庆市卫健委有关康复医疗发展的方针政策、文件精神与同行们进行沟通交流,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始终以博爱之心、仁爱之意服务于患者,做广大患者的贴心人,是潘先明从业以来的座右铭。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为合川医疗卫生事业默默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潘先明(左)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