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4月19日
新闻内容
第A3版: 要闻
赤胆铸忠魂 热血洒厚土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距涪陵城区4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海拔上千米的铜矿山。山顶一个叫鸡石尖的地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写着“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誓师大会遗址”。
  这里是重庆市涪陵区罗云乡,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诞生地,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根据地。90多年前,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罗云的仁人志士打土豪、分田地,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切莫为我空悲痛,愿对我们的敌人猛攻!猛攻!”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总指挥李鸣珂英勇就义前的遗言,至今让人振聋发聩。
  这是一片英雄曾经战斗过的热土。抚摸斑驳的石碑,环顾周边崇山峻岭,耳畔仿佛又响起当年隆隆的枪炮声……

罗云革命 威震川东
  时光回溯到90多年前。
  “砰!砰!砰!”1928年6月17日,罗云的赶场天。中午时分,随着文昌宫三声枪响,带着长矛、大刀、步枪的几十名青壮年,冲进茶楼、酒馆,将28名恶霸地主、土豪劣绅当场处死。这就是罗云“土地会”起义。10多天后,起义被反动派残酷镇压,数十人被当街残杀。
  这次暴动,由涪陵最早的党组织——中共罗云支部发动。两年前的春天,中共成都特支委员、涪陵罗云人钟善辅奉命回乡,举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思想,先后发展李焕堂、刘伏洋、尹觐阳等进步青年加入共产党,成立支部。李焕堂任党支部书记。
  1927年,罗云支部成立“土地会”,以烧香敬“土地”为掩护,吸收穷人参加革命。到次年春天,“土地会”会员发展到200余人,有枪支60余支。平常,大家在一棵大柏树旁秘密联络,在文昌宫、红军洞等地议事。“土地会”起义被镇压后,幸存下来的会员分散隐蔽。
  1929年2月,共产党员尹觐阳通过统战工作接任罗云团正(即乡政府负责人)一职,让罗云地方政权牢牢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随后,尹觐阳以防务为名组建了一支400多人的农民赤卫队。
  这年底,四川省军委书记李鸣珂到涪陵发动兵变,组建红军,成立中共涪陵特别行动委员会。李鸣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曾击毙蒋介石心腹戴弁,是一名威震敌胆的传奇英雄。在他的指示下,国民党驻涪陵部队连长、共产党员赵启民带着两个排的士兵起义并开赴罗云,与当地的农民赤卫队汇合。
  1930年4月7日,由起义士兵、农民赤卫队组成的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在罗云铜矿山鸡石尖宣告成立。当天誓师完毕,部队立即开拔,随后转战丰都、武隆、彭水、石柱等地。短短四个半月,游击队从400多人壮大到2000多人,历经大小战斗数十场,建立了13个乡级苏维埃政权,开辟了30多个乡镇游击区。这期间,游击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惩办土豪劣绅,开仓济贫,分田分地等土地革命活动。
  1930年8月23日,红军在石柱鱼池坝遭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围剿,损失惨重,只有80余人突围。不久,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解散。(未完待续)(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供稿)

备案号:渝ICP备08002051号
《合川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地址:合川区南园路225号 邮编:401520
新闻热线:42740168 投稿信箱:hcbs11@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