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到民宿过年成为一个趋势。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假日期间本地游及周边游市场火热,民宿预订量价齐升,北京、上海等城市周边的乡村民宿甚至“一房难求”。(2月20日《经济日报》)
近年来,乡村旅游越来越火,乡村民宿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追捧。乡村发展民宿,如果能够做到规范发展,有利于盘活农村的闲置资源,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有利于农村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能够成为农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内需,还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农村旅游旺盛的消费需求,可说是一举多得。正因如此,各地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民宿业的发展,深度挖掘农村旅游资源。
乡村民宿发展迅猛,值得肯定。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乡村民宿项目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一些地方推出“撒胡椒面”式的政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发展定位、设计装修等方面,乡村民宿项目缺乏明确的规划;在民宿经营中,人才短缺问题也较为突出;还存在民宿消防设施不齐全,占林违建现象;个别民宿经营者存在欺客宰客等乱象;民宿、农家乐污水排放严重,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笔者以为,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与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相应监管与规范没能及时跟上有关。
对于新兴业态,监管不能总是跑在最后面。要推动民宿行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就要对行业进行规范,要破解行业发展面临的系列痛点。2020年9月,国家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正式实施。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环境卫生、服务要求等方面就作出详细规定。
笔者认为,要进一步规范民宿行业,避免民宿同质化竞争,加大力度培养相关人才等。只有解决好影响民宿业前行的“痛点”,才能推动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才能让“火”起来了的乡村民宿更长久,让广大游客与民宿、农村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