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邓佳俐)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我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产保供,做到远端保货源、中端保畅通、末端保配送,既稳住了市民的“菜篮子”,又守住了农户的“钱袋子”。
一方面,由区农业农村委建立保供“白名单”,确保农产品货源足。摸清我区粮油、蔬菜、水果、水产、畜禽等种植养殖大户生产及产品供应情况,将200余家重点保供企业纳入“白名单”。实行每日调度机制,动态跟进重要农产品供给情况,保持常态化供给水平。同时,加强保供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疫情发生以来,区农业农村委已累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110余人次,检查蔬菜保供基地15家、农产品生产企业28家,抽检样品85个批次,合格率达100%,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另一方面,办理绿色通行证,确保农产品运得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广大汲农业主宣传疫情期间保供运输相关政策800余人次。主动联系市农业农村委和市交通局,指导农产品生产主体办理“重庆市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250余个,有效确保了运输畅通。同时,要求保供企业对来往运输车辆,按照“点对点、全闭环、专人跟”原则实施进出全程“闭环式”管理,并严格落实“逢车必查、逢人必查”要求,在严防严控中建立起了一条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疫情期间,我区向区外运输蔬菜3万余吨,生猪1.1万余头,水产50余吨,为保障全市人民“菜蓝子”贡献了合川力量。
其次,创新销售新模式,确保农产品销得畅。积极帮助农户想办法,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让农产品“滞销”变“直销”。线下积极开展农超对接,与区内外大型超市对接,让农产品入超市、进市场,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又保障群众生活需求。同时,创新推出“蔬菜包”销售方式,帮助种植业主与小区物业对接联系,将大宗产品化整为零,分装为产地“蔬菜包”,无接触配送到城区各住宅小区,销售“蔬菜包”10万余份。线上充分发挥电商快速、高效、面广等特点,积极对接联系益农信息社、村村旺等网络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产品销售“两不误”。
又讯(甘晓伟谌永恒通讯员赵超男)在渭沱镇六角村邓家坝蔬菜种植基地里,本该“最俏”的时令蔬菜,眼下却要变成“滞销菜”“烫手菜”。针对这一情况,渭沱镇党委立即联系区农业农村委蔬菜站等部门,并对接了重庆主城区、合川各大商超,保障了蔬菜直达市场,解了蔬菜种植户的燃眉之急。在南津街街道临渡村,500余亩萝卜、莴笋、花菜等蔬菜遭遇“销售难”。关键时刻,临渡村村委会干部与区商务委及大型商超等多方沟通,让滞销蔬菜“动起来”,11月上旬以来,共帮助近100户村民,销售蔬菜50余吨。渭沱镇蔬菜种植户将蔬菜过秤装车通讯员赵超男摄